韭菜白斑叶枯病,这种病害又被称为韭菜灰霉病、韭菜白点病或腐烂病,是冬季棚室种植韭菜时常见的主要病害。
韭菜白斑叶枯病主要影响叶片,其症状可分为白点型、干尖型和湿腐型三种类型。
在这些类型中,白点型和干尖型的初期症状表现为叶片上出现白色或浅灰色褐色小斑点。这些病斑从叶尖向下扩展,形状呈菱形或椭圆形,偶尔会相互融合成较大斑块,导致部分或全部叶片干枯。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下,枯叶表面可见到稀疏的霉层。
湿腐型症状则主要发生在高温条件下,叶片上不会形成白点,而是出现密集的灰色或绿色绒毛状霉,伴随有明显的霉味。
干尖型则是从切割的刀口向下腐烂,最初呈现水浸状,逐渐转为淡绿色,并伴有褐色的轮纹,病斑扩展后多呈现半圆形或"V"字形,向下延伸约2-3厘米,并呈现黄褐色。在湿度大的环境中,表面会生长灰褐色或灰绿色的绒毛状霉。
在大流行时期或韭菜的贮运过程中,病叶的湿腐型症状会出现,表现为完全湿软腐烂的状态,表面产生灰霉,因此也被称为韭菜腐烂病。
韭菜白斑叶枯病的病菌可通过灌溉、人为操作等途径传播至新的叶片,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大幅增殖。因此,要格外注意病害的传播途径。
首先,通过调节温度和湿度,并适时进行通风降湿,来有效防止棚室内湿度过大。可以根据天气变化,在中午打开棚膜进行通风,保持棚室内相对湿度在75%以下,同时避免底风的进入。
在韭菜收割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将病叶及病株搬出棚室并深埋或焚烧,以防止病菌的蔓延。
为了防治韭菜白斑叶枯病,可以采取以下药剂防治方法:首先,在每次培土前使用喷雾法,选择50%多菌灵或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每亩喷洒药液40-50千克,特别注意喷洒新生叶片周围的土壤。
其次,在棚室发病初期可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使用10%速克灵烟剂每亩200-250克,或45%百菌清烟剂每亩250克,通过在若干点点燃,关闭棚室熏蒸3-4小时。最后,傍晚时分可以喷撒粉尘剂如10%杀霉灵粉尘剂或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每次1000克,间隔9-11天执行。可以通过连续使用或与其他方法交替使用来增强防治效果。
在进行韭菜种植过程中,及早识别及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是保证健康生长的关键。
上一篇:七月:菜田管理早知道
下一篇:抗旱王牌大白菜品种---绿星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