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养鸡是一项有利可图的农业活动,成功的开端来自于充分的准备。本文将详细介绍选址、搭建大棚及进雏的各项准备工作。
在选择大棚的位置时,可以考虑自家的冬闲责任田、果园菜地、河滩荒坡或改建的废弃蔬菜大棚。理想的地块应当具备开阔的地势、良好的通风条件、便利的水源、无污染的土质,并确保环境远离噪音源。
现在较为常用的双斜式大棚一般长度在20-30米之间,宽度为7-8米,适合养殖1000-1500只肉仔鸡。建设时,塑料薄膜需要比棚长多1米,比棚宽多2米。具体材料包括4.5米的竹竿200根,8米的竹竿20根,以及约2500块砖块等。大棚两端需建立砖墙,中间应留出门和通风口,而一侧则可以设计窗户和炉筒孔进行加温或育雏。
在砖墙之间,每隔2米插入一排立柱,共需5排立柱,用竹竿构建支架。确保塑料薄膜的固定以及棚顶部的排气孔设置,以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
在大棚做好后,进行进雏的准备工作,确保能为雏鸡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无论是新建大棚还是改建,必须检查育雏室的保温设施,确保没有漏洞、渗水和潮湿的问题。
在进雏前,务必检修和准备好所需设备,包括取暖设备和饮水器,确保其正常运作。
育雏室及器具要经过彻底清理与消毒。首先打扫干净,然后喷洒1%-2%烧碱溶液,最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此外,密闭育雏室需使用福尔马林进行熏蒸消毒。
在接雏前的一周内将室温预热至33-35℃,并提前准备好饮用水和开食料。
备齐各种饲料原料及药品,确保栏内每平方米铺设4-6公斤的干燥清洁垫料。
育雏期间的管理直接关系到鸡的生长健康,管理要点包括饮水、温度、湿度和饮食等。
先饮水后开食有助于雏鸡的肠胃健康。可配制营养液以保持其健康状态。
接雏时,育雏室温度应为35℃,并在接下来的几天中逐渐降低。
维持育雏室内的湿度在65%-70%之间。
采用全天光照的方式,逐步适应黑暗环境。
确保大棚内有良好的通风,排除污浊空气。
在不同成长阶段,适当调整饲养密度以促进健康生长。
在肉鸡进入育肥阶段后,需合理分群和饲料更换,以确保高效的生产。
根据鸡的生长速度和体型,为了提高饲养效率,进行分群管理。
注意饲料的过渡,防止因饲料的突然改变而造成的应激反应。
保证鸡的健康,需严格执行免疫和用药方案。
依据鸡的生长阶段制定合理的用药计划,以预防疾病。
依据当地疫情情况,制定并严格执行免疫程序,以确保雏鸡的健康。
```
上一篇:干辣椒熏烟可防鸡瘟
下一篇:鸡蛋重量的几项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