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殖蛋鸡的过程中,确保蛋重的适宜性至关重要。以下几点将帮助养殖者优化蛋鸡的产蛋质量,通过调整品种、开产日龄、季节及其他影响因素,以提升整体养殖效益。
选择合适的蛋鸡品种是控制蛋重的关键。不同品种之间的蛋重差异显著,比如,仙居鸡的平均蛋重为43克,而惠阳胡须鸡为46克。此外,新杨绿壳鸡的蛋重达到50克,进一步提升到九斤鸡54克,科尼什和浅花苏赛斯鸡均为56克。其他品种如农大3号、白来航、海兰白等的蛋重也在57克至63克之间。通过引进这些适合的品种,可以大幅提高蛋鸡的产蛋效率和质量。
母鸡的开产日龄直接影响蛋的重量。通过各种饲养管理技术,可以有效调控开产日龄。例如,利用光照控制的方法,每延迟一天开产,蛋重平均增加0.15克。同时,实施“产前停喂”策略,在鸡群达到10%产蛋率后停止喂料5天,能够使蛋重提高0.7-1.5克。这些方法有助于确保母鸡在适宜的生理状态下开始产蛋,从而提高蛋重。
开产的季节对蛋重也有显著影响。与秋季开产的母鸡相比,春季开产的母鸡每枚蛋平均降低0.9克。在炎热的夏季,母鸡在20周龄时的体重通常比凉爽天气下的轻20%,因此蛋重也会下降3.6克。合理安排开产时间,可以有效规避季节对蛋重带来的负面影响。
温度对蛋鸡的生活和产蛋质量有直接影响。蛋鸡最适宜的生产温度范围为23-27℃,适宜温度为13-30℃。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降低蛋重。通常,低于16℃时,蛋重会开始增加,但饲料利用率会下降。适当的保温措施在冬季尤为重要。在高温环境下,加大鸡舍内的风速可以有效缓解热应激带来的不良影响。举例来说,当气流速从0.1米/秒提高至0.3米/秒时,蛋重可增加5%。
蛋鸡的饲料营养成分对产蛋量及蛋重有重要影响。能量摄入水平直接影响产蛋量,而蛋白质的摄入则是决定蛋重的关键。通过在饲料中添加1.5%的亚油酸,可以有效提高蛋重。如果蛋重过重,可以通过添加0.5%的牛磺酸来调节,使蛋重减轻1克。这些营养调整为提升蛋鸡生产性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综合上述几点,养殖者可以通过适当的品种选择、科学的管理措施以及合理的营养配方,优化蛋鸡的产蛋质量及蛋重,从而增强养殖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大棚饲养肉鸡技术
下一篇:鹅肉毒梭菌中毒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