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的品质和贮藏性能与采前的栽培管理措施密切相关。采前园地管理应加强以下四个方面:
由于盛夏酷暑,裸露的地面温度过高,影响根系活动,可能导致猕猴桃日灼病。应割取园地或附近山地的杂草、树叶进行覆盖,并在连续高温无雨时对园地进行灌溉。
在采前7天喷一次杀菌剂,如多菌灵等,以减少鲜果贮藏中的霉烂。喷洒时可加入0.5%的氯化钙溶液、0.5%的硫酸铁或硫酸锰溶液,以提高果实耐贮性,降低软果率。同时,使用糖酸溶液诱捕吸果夜蛾,减少其对果实的损害。
继续做好夏季修剪和疏果,减少树体养分的无效消耗,提高商品果率。
在采前10天停止灌水,以利于采收和贮藏。
适期采收是保证猕猴桃丰产、优质的重要措施。采收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果实的品质和贮藏能力。
当果实体积基本不再增加,中华品种可溶性固形物达到6.2%、美味品种达到6.5%以上,种子颜色呈深褐色时为适宜的采收期。若无法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可通过观察种子成熟度或轻推果柄基部判断。
确保无伤采收,避免因机械损伤导致果实提前成熟和缩短贮藏寿命。采果人员应剪短指甲或佩戴手套,轻轻转动果实以自然分离果梗。
采果应选择天气晴朗、晨露已消失的时段,避免在高温或刚灌水后采收,以减少机械损伤和腐烂风险。
应分期分批分级采收,反对一扫光的做法,采果人员不得饮酒或吸烟。
采下的猕猴桃鲜果应及时运到阴凉通风处进行分选,挑出畸形果、伤果、病虫果等。好果应按收购商要求进行分级包装,或按《江山猕猴桃系列标准》进行分级。
包装应使用木箱或纸箱,严禁用编织袋装运果实。运输商品果时应避开中午阳光直射,最好在早晚进行。若需冷藏,最好在采后24小时内进冷库。
上一篇:樱桃番茄高效种植技术(二)
下一篇:金霞:中华猕猴桃的新兴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