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贮藏是缓解猕猴桃采收后集中上市、价格下降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贮藏,可以增加果品的附加值。然而,猕猴桃贮藏也面临一定的技术风险,因此提高猕猴桃果实的耐贮藏性至关重要。
当前猕猴桃果园管理普遍存在偏重或过量施用氮肥的问题,导致叶片呈暗绿色、枝条徒长,果实成熟期推迟且品质下降。在同等贮藏条件下,烂果率较高。研究表明,猕猴桃叶片含氮量低于2.2%为缺乏,2.4%至2.6%为适量,大于2.8%为过剩。因此,果品用于贮藏的果园应早施氮肥并严格控制施用量,同时合理配施磷、钾和微量元素肥料。此外,在果实幼果期喷施0.5%硝酸钙,采前20天左右喷1%硝酸钙可显著提高果实采后硬度和耐贮性。
果实的采收成熟度是影响猕猴桃贮藏的重要因素。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指标来判定果实成熟度是最直接的方法。中华猕猴桃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低于7%,美味猕猴桃不低于6.5%。在采收过程中,应轻拿轻放,并将果实堆放在阴凉处进行初选分级。长途运输时,需进行冷藏运输,以尽快排除田间热。
猕猴桃在贮藏期间,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随硬度下降而增加,同时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量上升,总酸和维生素C有所下降。目前,常用钙处理来提高果实的耐贮藏性。近年来,1-甲基环丙烯在猕猴桃采后处理上的应用处于试验阶段。完善果实贮藏条件,使用气调贮藏或在普通冷藏库条件下结合塑料薄膜小包装和乙烯吸收剂贮藏,也可提高果实的耐贮藏性,延长贮藏期。
上一篇:瑞光11号桃的品种介绍
下一篇:油桃设施栽培的管理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