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樱桃抽条一般发生在早春2月上旬至3月中旬之间,主要是由于气候干旱、空气干燥、风大、温度过低等原因引起。由于地上部分水分蒸发散失较快,而根系吸收水分很少,不能完全补充枝条失去的水分,导致枝条处于生理干旱状态,从而表现出皱皮和抽干现象。
大樱桃喜温而不耐寒,早春低温、风力较大的地区不宜发展。建园时,宜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段进行栽植。冬春风大的地块,可以人工营造防护林,以达到防寒、增温、减轻风害的目的。
在早春季节,保证适宜的土壤温度,可以缓解干燥的空气和刮风蒸发掉的水分,起到防止抽干的作用。
应选择抗旱性、抗寒性、抗逆性强的品种和砧木,以提高大樱桃的生长能力。
在肥水管理上,前促后控,可有效提高树体的营养水平,促进幼树安全与越冬。生长前期可适应追施速效肥,促进新梢的生长。7月份以后,要控制速效肥的使用,尤其是氮肥,增施磷肥、钾肥和多元素复合肥,以增强树体的营养积累。
大樱桃枝干一旦出现病害,极易导致抽干现象,因此要保证枝干健壮生长。
在土壤封冻前,用塑料条将整个枝干缠严,翌年春季萌芽时去掉塑料条。对于新栽的幼树,可用长塑料袋套在枝干上,防止抽干效果很好。
涂抹凡士林时,从下往上涂,要求涂抹均匀而薄,尽量不要涂到芽上,以免影响芽的萌发生长。
在封冻前,浇足封冻水,然后在幼树的两侧铺上100厘米宽的地膜,四周用土压住,能有效保持土壤水分,提高早春地温,加强根系吸收功能。
秋栽当年生的幼树,及时定干。在土壤结冻前,将苗木压弯尽量接近地面,然后在苗干上覆土,全部埋严。第2年春,土壤解冻后,去除覆土,扶正苗干。
上一篇:大紫樱桃品种简介
下一篇:无公害桃树流胶病的综合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