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樱桃的幼树在冬季和早春时常出现自上而下干枯的现象,称为“抽条”。严重的情况下,植株的地上部分可能全部枯死,而轻微的则可能导致1年生枝条的枯死或大部分枯死。
抽条的产生主要有地上和地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地上部分的水分蒸发与地下部分根系无法吸收足够水分相互影响。在冬天和早春,地下土壤冻结,幼树的根系较浅,无法有效吸收水分;而早春时气温回升,空气干燥,导致枝条水分蒸腾量增加,造成明显的水分失调,引发生理干旱,最终导致抽条现象的发生。
由于大樱桃喜温不耐寒,早春低温和强风的地区不宜发展。在建园时,应在西北方向营造防护林带,以改善园内小气候。选择抗旱、抗寒、抗逆性强的品种和砧木,并嫁接优良大樱桃品种。生长季节应加强管理,促进枝条充实,增强越冬能力。
在冬季修剪后,应立即缠塑料条。可使用较厚的塑料薄膜或地膜,建议使用价格便宜的地膜。缠绕时要确保缠紧,特别是剪口处,以减少水分蒸发。第一年冬季修剪时,保留3个主枝和主干,其他小枝剪除,以减少缠塑料条的工作量。
凡士林可以有效减少水分蒸发。涂抹时应选择温暖的天气,确保涂抹均匀且薄,避免在芽上堆积。虽然涂凡士林的效果不如缠塑料条,但在小枝较多的情况下,操作速度较快,省工。
地膜覆盖可以保持土壤水分,特别是在华北内陆地区,地膜下的土壤基本不冻结,能够提高地温。在枝条水分蒸腾量大的时期,根系能够吸收水分,补充地上部分的消耗。
对于秋末栽植的当年生大樱桃幼树,应及时定干并在土壤结冻前覆土。对于2-3年生的幼树,在冬春风大的地区,可在靠近枝干的北面培高50厘米的土埂,以起到防风作用。
上一篇:柠檬的多种用途与健康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