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病和黑霉病是龙眼果实在采后贮运和销售期间常见的真菌性病害。这些病害会导致果实变色、果肉腐烂,严重时会造成经济损失。
青霉病的龙眼果实初期会出现白色霉点,随后霉点逐渐扩大为霉斑,并由白色转为青蓝色。受害果实变软,内部果肉腐烂,无法食用。
黑霉病则通常在果蒂附近出现黑色霉点,温暖潮湿的环境下,霉点扩展迅速,短短几天内可能导致整个果实被霉菌覆盖,受害果实同样变软,果肉腐烂,无法食用。
青霉病由青霉菌(Penicillium sp.)引起,而黑霉病则由曲霉菌(Aspergillus sp.)引起。这两种真菌均为弱寄生菌,能够在土壤和腐败有机物中生存。在适宜的环境下,它们会产生大量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并通过伤口侵入果实。在贮运和销售期间,病果与健果的接触会导致病害传播。温暖高湿的环境有利于病菌的生长繁殖,尤其是在采收、分级、包装和运输过程中造成的伤口,或在高温高湿的销售环境中,都会增加病害的发生风险。
防治青霉病和黑霉病应尽量避免果实损伤,并调整销售和贮运环境的温湿度,必要时进行果实处理。具体措施包括:
在采收、分级、包装、贮运及销售过程中,注意轻拿、轻放,尽量减少果实的人为损伤。
注意调节和降低贮运及销售环境的温湿度,贮运温度应控制在0~5℃。
对于准备长时间贮藏的果实,在做好贮藏库(室)环境消毒的基础上,必要时对果实进行保鲜防腐处理,具体可参考荔枝和龙眼酸腐病的防治方法。
上一篇:核桃树抗寒的有效措施
下一篇:龙眼修剪促进开花与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