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鸡是一种体形独特的昆虫,成虫的体长在37到42毫米之间,颜色呈橙黄色。其头额部分延展成长鼻,前胸背板中央有明显的中脊,并且具备两个突出的刻点。中胸背板的颜色相对较深,且有三条纵向脊线。前翅呈绿色,外半部分布满14个圆形的黄色斑点,中央和翅基有几条带状的黄色纹路;后翅则为橙黄色,翅顶为黑褐色。卵的颜色近似白色,形状为倒桶形,长度在2.5到2.6毫米之间,前端有锥状突起,卵盖呈椭圆形,通常聚集成长方形的卵块,数量在60到100粒之间,并覆盖有白色的蜡粉。
龙眼鸡在福州地区一年发生一代,成虫主要通过越冬来度过寒冷季节。越冬的成虫一般静伏在树枝分叉的下侧,到了翌年的3月开始在树干上进行刺吸活动,并在5月中旬进行交配。卵通常产在大约2米高的树干平坦表面。卵的孵化周期为19到31天,平均为25天。初孵的若虫在6月出现,而新成虫则在9月上旬显现。
为了有效防治龙眼鸡,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在成虫越冬期间,因其活动能力较弱,可通过人工捕捉或者喷洒药剂进行防治。
(2) 由于卵主要产在树干表面,可以通过刮除的方式来降低其数量。
(3) 选择在低龄期使用药物是关键,推荐使用90%的敌百虫晶体800倍液或10%的高效灭百可乳油3000倍液进行防治。
下一篇:东壁龙眼的果实特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