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且经济效益显著的果树,未来市场需求前景广阔。传统的嫁接育苗方法通常需要两年的时间,这无疑增加了育苗成本。为了缩短育苗周期,笔者自1986年起研究,成功开发出一种使用小拱棚的快速育苗技术,仅需一年时间。以下是详细的技术介绍:
在12月下旬到1月上旬,将猕猴桃种子用冷水浸泡使其充分吸水。随后,将种子与5到10倍的干净湿砂混合,湿度控制在5%到10%。将混合后的种子放入花盆或木箱,随后将其埋入阴凉处的坑内,表面覆盖约40厘米厚的土壤,使土堆高出地面20厘米。
选择地势平坦且排水良好的砂壤土进行育苗。首先进行冬耕,每667平方米施入3000公斤腐熟的农家肥,春季育苗前再施尿素20公斤,进行浅耕和整平。在2月底至3月初,将畦面浇透水,待水渗透后,使用200倍的50%多菌灵喷杀土壤以消毒,再按行距20厘米撒种,并覆盖0.2到0.4厘米的湿细砂土。同时,在畦面撒撒毒饵以防治地下害虫。
播种后,及时扣上小拱棚,保持土壤湿润,并及时除去杂草。待幼苗长出2到3片真叶后进行间苗,到4到6片叶时便可定苗。在高温天气时,注意适时通风。揭棚前的10到15天要进行炼苗,通常在4月下旬选择阴天揭棚。
选择在5月下旬到6月中旬进行嫁接,采用单芽切接法。从成龄树上采摘健康且成熟的接穗。剪去叶片,留下1厘米的叶柄,保持接穗的湿润。最好是随采随嫁接。切接穗时,从芽下方3厘米处进行45度斜切,芽的对面1厘米下方纵切,带一点木质部;最后在芽上方1.5厘米处剪断。砧苗也要从离地5到8厘米处剪断,而其切口需保持平滑。
嫁接成功后,要及时去除萌芽,以减少养分损失。每667平方米可沟施15公斤磷酸二铵进行地下追肥,并进行3到5次叶面喷肥。前期使用0.3%的尿素,后期则以0.3%至0.5%的磷酸二氢钾为主,以促进枝蔓的成熟。此外,需定期松土除草,遇到干旱需及时浇水,并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由于猕猴桃雌雄异株,嫁接时应分畦进行,或在嫁接后做好标识,以避免混淆。通常,在当年的11月至12月份,可出圃,苗木高度可达60厘米至80厘米。
上一篇:南方龙眼工作记录(10月)
下一篇:奉节脐橙11月养护管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