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枣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含有大量的蛋白质、19种必需氨基酸、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特别是其维生素C含量极高,每百克果肉中含有高达380毫克,远超苹果的80倍、柑桔的16倍和猕猴桃的8倍,被誉为“天然维生素C丸”。由于其营养价值居有果之首,冬枣的市场价格也相对较高。
随着冬枣种植面积的扩大,种植管理中的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尽管许多种植者专注于病虫害的防治,但却往往忽视了肥料和水分的管理,导致树体出现早衰现象,从而影响冬枣的产量和品质。
冬枣的施肥量应根据幼年树的新梢生长和成年树的果实年产量来确定。研究表明,幼树期的氮、磷、钾施肥比例一般为2:2:1或1:2:1,而结果期的比例为2:1:2。最科学的方法是通过土壤和叶片分析确定各营养元素的含量,缺什么补什么。施肥量的计算公式为:施肥量 = (冬枣需肥量 - 土壤供肥量)/ 肥料利用率。
根据冬枣的生长特点,追肥通常分为三个重要时间点:
根外追肥是冬枣园常用的施肥方式。建议在无风、晴朗的天气进行叶面喷施。第一次喷施应在6月中旬,使用尿素、硼砂和赤霉素的混合液以提高坐果率。第二次喷肥可以在9月中旬进行,以提高果实品质并防治病害。
底肥是全年施肥的主体,集中施用在10月中下旬的冬枣摘果后,直至来年4月份萌芽前。可以选择农家肥料,并适当掺入氮肥和微量元素肥料,以增强肥效。
冬枣树对于水分管理有其独特的要求,常言道:“梨怕旱,枣怕涝”。尽管冬枣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但在关键生长阶段,缺水仍可严重影响产量,因此应抓住三个关键浇水时期:
在4月初,结合底肥施用浇透一次水,确保土壤湿润,有利于新芽的生长。
冬枣的盛花期通常在气温达到24℃以上时,为保证坐果率,此时需及时浇水并提高空气湿度。
果实膨大期通常在8月份,一般情况下雨季的降水足够,不需要额外浇水。但若果园内出现积水,需及时排水以防发生涝害。
总之,科学合理的施肥与浇水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冬枣的产量和品质,从而促进其经济价值的提高。
下一篇:枣的长效保鲜与贮藏技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