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绿”牌红枣基地坐落于美丽的襄汾县新城镇,涵盖丁村、官滩、柴庄、曲里、伯玉、闫店等6个自然村,年产高达3400吨的优质红枣。该基地地处海拔520至680米,拥有年降雨量550毫米和2397小时的日照,是无霜期达到190天的理想生产地。基地的土层深厚,阳光充足,昼夜温差较大,空气清新无污染,成为绿色无公害红枣的理想培育之地。
为了保护基地环境,未来10公里范围内禁止建设造纸、炼铁、焦化及化工等企业,以严格控制各类污染物的侵害。这一措施确保了基地土壤、空气和水质的清洁,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根据基地内丘陵多的特性,鼓励农户进行树木和草地的种植,提升林草的覆盖率。同时,充分利用基地的牧草和秸秆资源,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扩大养牛和养羊规模,以有效增加有机肥源,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为了确保无公害红枣的生产,基地内的镇、村领导、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必须接受绿色农产品的生产知识培训。每年至少组织1至2次系统培训,将无公害红枣的生产技术及时传递给农民,提升整体生产水平。
由公司与乡政府牵头,基地涉及村庄各抽调技术人员,组建县、乡、村三级生产服务网络,具体负责基地环境监控、无公害红枣的生产技术指导、产品的收购和销售,以及生产资料的供应等。通过这种有效的服务网络,落实基地无公害生产的控制措施。
基地与农户之间签订合同,合同逐级落实到每个农户,确保公司对镇、镇对村、村对户的三级合同制。合同中明确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应遵循的技术操作及产品质量要求。此外,实施管理卡制度,对每户农民的枣树进行登记管理,记录具体的管理行为。在红枣收购时,根据卡片记录和现场勘验,符合标准的优质产品将获取更高的价格,而不达标准的产品将不被收购。
上一篇:壶瓶里的枣情
下一篇:枣树采摘后的后续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