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8年,我们建立了一个占地5.3万平方米的芒果园,主要种植品种包括粤西1号和秋芒。由于管理较为粗放,导致树冠过高、冠内郁闭,最终造成了低产和果品质差。为了提高园区的产量与经济效益,自90年代初开始,我们对4000多株芒果树进行了技术改造,具体措施如下。
在原来行株距为1.5米×4米的果园中采取了隔株间伐的措施。通过隔一株伐一株的方式,使得行距改为3米,改造后的行株距为3米×4米。这种做法有效改善了树冠的采光和通风条件。
我们选择了红芒6号和爱文芒作为高接的优良品种。每年7月在干高1.5米处截干,保留原有的骨干枝。随后,在骨干枝长出新枝0.1至0.15米的地方进行多头枝接,接穗选择芽眼饱满且无病虫害的1年生和2年生枝。在嫁接时,采用切接法,成活后需及时去除砧木的萌芽,并对高接品种的新梢进行引绑以防止风吹折断。
更新工作采用逐年更新的方法。第一年在干高1.5米处截干,保留部分骨干枝以快速形成树冠,这些更新树在第三年便开始结果。对未更新的秋芒树,从第二年开始进行更新,整个果园在三年内完成。对于更新后的树木,长出二级和三级分枝后,需对一级分枝和二级分枝分别留三条分枝,其余枝条则需疏除。三级、四级和五级分枝则需保留两条分枝作为结果母枝,其他的枝条同样需疏除。
在改造后的芒果园中,注意施肥与灌水,及时防止病虫害的发生。通过这些科学的管理和改造措施,我们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使得芒果园的产量和果品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上一篇:芒果白粉病的防治策略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