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芒果园中,通过栽培百喜草和藿香蓟等生草,能够充分发挥这些植物的抗逆能力,进而增强对害虫的抵抗力。这些生草不仅为果树害虫的天敌提供了栖息和繁殖的场所,还有效增加了天敌的数量,促进了生态平衡。研究表明,芒果害虫的主要捕食性天敌包括蜘蛛、瓢虫、猎蝽和寄生蜂等,其中以蜘蛛数量最多。然而,生草的引入也可能带来虫害问题,因此在管理过程中需综合考虑。
在湛江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的芒果园中,选择了三个具有相似外界环境的试验区进行对比研究。第一区为未种植生草的清耕区,第二区于2002年引进了百喜草,第三区于2003年引进了藿香蓟。每个试验区的面积为一亩,芒果树龄均为18年,并且经过合理布局,确保每个区域的隔离和观察条件适宜。
在2006年6月至8月期间,研究团队定期调查各试验区的害虫及其天敌种类。在每个生草区设立观察点,记录芒果树上的昆虫情况,利用扫虫网捕捉并统计数量。调查结果显示,生草区的天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清耕区,百喜草区和藿香蓟区的天敌数量分别为142头和81头,而清耕区仅有8头。这表明生草栽培有助于提高天敌数量,为控制害虫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虽然百喜草和藿香蓟的韧性和抗虫性较强,在初期的虫害问题并不显著,但调查结果揭示,实际上生草区也存在较多害虫。例如,在6月24日的调查中,百喜草和藿香蓟区的叶蝉类和蓟马数量较大。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生草区的虫害管理。
在生草区,建议采取自然控制的方式来防治害虫。由于百喜草和藿香蓟的根系发达且生长旺盛,能够为天敌创造良好的栖息环境,从而有效抑制害虫的发生。此外,建议在生草区间隔种植其他草种或作物,以此作为隔离带。这不仅能够在收割时为天敌提供庇护,还能通过多样化的植物种类降低害虫的爆发风险。
加强监测工作是确保生草区健康的重要环节。当发现局部害虫严重时,建议优先使用生物农药,以保持天敌的完整性,避免因化学药剂的使用导致害虫更加猖獗。通过科学管理和监控,确保芒果园的生态环境稳定,为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
通过合理利用生草技术,芒果园能够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同时保护生态环境。适时调整管理策略,才能有效应对各种挑战。
上一篇:芒果冻的制作工艺解析
下一篇:春季芒果种植需注意防治蚜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