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副伤寒主要影响10至30日龄的幼犊。病牛和带菌牛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通常,幼犊通过食用被病牛或带菌牛的粪尿污染的饲草、饲料和饮水而感染,常呈现流行性。
预防的关键在于加强对犊牛和母牛的饲养管理,确保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减少诱发疾病的因素。在发生本病后,除了对病牛进行隔离治疗外,还应对其他牛进行直肠拭子或阴道拭子的沙门菌检查,以及时发现带菌牛并进行淘汰。对于死亡的牛,应进行深埋或焚烧处理,同时对牛舍和用具进行彻底消毒。此外,定期进行免疫接种,如肌肉注射牛副伤寒氢氧化铝菌苗,1岁以下每次1至2毫升,2岁以上每次2至5毫升。
治疗本病时,可以选择经过药敏试验有效的抗生素,如金霉素、土霉素、卡那霉素和链霉素,也可以使用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按每千克体重70毫克口服,首次剂量加倍,每日两次。在腹泻和脱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补水和补碱,使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1000至2000毫升,5%碳酸氢钠液50至150毫升进行静脉滴注,每日2至3次。
上一篇:犊牛腹泻的有效治疗方法
下一篇:氨化麦秸对牛的饲养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