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行业协作研究中心(Beef CRC)的科学家们发现,携带有益嫩度遗传标记的牲畜所产的肉质明显优于那些没有此标记的牲畜。以往,生产与加工技术主要用于提升牛肉的食用品质,但新南威尔士一次产业部的保罗-格林伍德博士及其团队的研究表明,动物的遗传基因同样能够改善消费者的餐桌体验。
格林伍德博士指出,这项研究对瘤牛饲养者而言是个重大利好,因为瘤牛的肉质通常较为粗硬,缺乏脂肪,市场接受度较低。他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显著提高消费者对瘤牛肉的接受程度,选择带有益嫩度标记的牛是最佳途径。”
该实验在新南威尔士的Glen Innes研究所和西澳大利亚的Vasse研究所进行,主要调查了基于钙蛋白酶系统的两种嫩度标记。钙蛋白酶系统是肌肉老化过程中导致肉质下降的关键因素。研究团队从几千头牲畜中挑选出不同基因组合的牛进行测试。
研究发现,不带有益标记的牛肉剪切力比携带两种有益标记的牛肉高出整整一公斤。剪切力是测试煮熟牛肉所需切割力度的单位,力度越小,肉质越嫩。格林伍德博士强调,这项研究可能带来更多潜在的好处。
对于饲养者而言,如果他们的目标是生产更嫩的肉产品,这些遗传标记将为他们提供信心,意味着消费者将享受到更美味的肉类。同时,格林伍德博士补充道,这也可能提高加工部门的效率。
尽管如此,仍需对加工部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如果他们的目标是生产符合当前市场需求的肉类,携带有益标记的牲畜可能不需要像现在这样长时间的老化过程。
上一篇:炖牛肉加山楂 让肉质更嫩更清爽
下一篇:陇西腊牛肉的传统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