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0年至今,洛宁县部分乡村发生多起不明原因的黄牛急性死亡事件。经洛阳市动物疫病检测中心鉴定,只有一例确认为魏氏梭菌病,其余病例均临床诊断为疑似魏氏梭菌病,但也可能是由于中毒,尤其是烈性鼠药中毒所致。
该病呈零星散发,部分乡村出现片状或地方性流行。多数牛在1天内死亡,死亡时间主要集中在凌晨至下午前,少数牛的病程在1至3天,超过3天的病例较为少见。采取大规模综合性措施后,尤其是防范性措施,死亡情况有所停止或减少。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肩胛下部、肋部、腹股沟部肌肉震颤,心律快而弱,第二心音不清,体温短时间升高至39℃至40℃,随后体温下降,粪便干燥或拉稀,部分牛流涎,食欲减退至废绝。该病与鼠药中毒极为相似,易于混淆。
对已发生疫情的村庄,组织人员进行固定巡逻值班,严防不法分子投毒破坏。
对新疫区及周边村庄开展魏氏梭菌苗的紧急免疫注射工作,老疫区按免疫计划每年进行2次免疫注射。
对发现病畜的村镇迅速实行隔离措施,限制牲畜流动,确保“内不出,外不进”,严防疫情扩散。对病畜活动场所及饲饮用具、同群畜及病畜接触过的周围农户的动物及活动场所进行彻底消毒。
对已出售的病死畜及产品进行追查,实施无害化处理,严防病原扩散。
积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消灭传染源,并组织全县畜牧兽医站开展疫情普查。
凡因传染病或中毒死亡及死因不明的病死牲畜,由财政局给予补贴,动检站监督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收购、加工和经销人员经营死因不明的动物及其产品的行为要严厉打击,依法取缔。
疫病发生后要积极主动与乡兽医站联系,及时开展查源灭源、消毒、免疫、封锁隔离、病死畜无害化处理等综合性控制扑灭动物疫病工作。
加大投入,提高动物疫病检测手段,为动物疫病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对可疑投毒事件,报公安部门一查到底,对查出的人员绳之以法。
疫区所在地要在执行县动物疫病防治规划的同时,结合实际认真实施对魏氏梭菌病等病的免疫。
上一篇:奶犊牛死亡的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