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5月,龙南县渡江镇发生了耕牛流行热,短短几天内,发病耕牛达10余头,呈现分散型流行。笔者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对病牛进行治疗,所有牛只在1至2天内迅速康复,且无一复发或死亡。
患病的耕牛通常表现出以下主要症状: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眼角膜潮红和充血,食欲减退,部分牛只出现腹胀。粪便干结且带血,部分牛只的粪便中还可能出现水泡;有些牛只会咳嗽,鼻镜干燥,甚至出现跛行,严重者可能无法站立。
在西药治疗方面,按牛只大小,使用青霉素240至400万单位,安乃近20毫升,进行一次肌肉注射;同时注射胃腹安10毫升,并在尾根部皮下注射氨胆20至30毫升,频率为每天两次,连续使用1至2天。
此外,穿心莲30至50片,病毒灵20至30粒,大黄苏打150至200片,酵母片50片,口服,频率为每天两次,连续使用1至2天。
中药治疗主要以消食和通便为主。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陆因(带茎)150至200克,大黄200至300克、朴硝150至200克、王竹叶120克、黄柏30克、山楂50克、黄苓40克、神曲50克、车前子50克,煎服一次,通常用药1至2剂。如果牛只有咳嗽症状,可以加喂上清丸60克/次。
对于有腹泻症状的牛只,可以使用醋精250毫升和500克捣烂的蒜头进行一次灌服。
上一篇:黄牛瘤胃酸中毒的治疗经验分享
下一篇:奶牛多汗症的研究与治疗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