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菌病,又称传染性流产,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原菌为微小、近似球状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具有强烈的侵袭力,能够通过正常皮肤和粘膜侵入体内。
牛对布鲁菌病的易感性随着性器官的成熟而增加,病牛是主要的传染源。病菌通过病母牛的阴道分泌物和病公牛的精液排出,尤其是在流产的胎儿、胎盘和羊水中含有大量病菌。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和直接接触。
母牛流产多发生在妊娠后5至8个月,可能出现胎衣不下或子宫内膜炎。公牛则可能发生睾丸炎,失去配种能力,部分病牛还会出现关节炎等症状。
应坚持自繁自养,加强饲养卫生管理,定期检疫,严禁从疫区购买牛。可使用布鲁菌疫苗进行免疫。发生布鲁菌病后,建议对小规模牛群进行全群淘汰,大规模牛群则可通过检疫淘汰病牛。
对一般病牛应考虑淘汰,价值较高的种牛可在隔离条件下进行治疗。流产伴有子宫内膜炎的母牛可用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阴道和子宫,并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上一篇:牛的胃吐草现象及其诊治方法
下一篇:犊牛先天性维生素A缺乏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