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月,我县耀东乡吴某家饲养的1头3岁种公牛,最初出现蔫草和食欲不振的症状,随后在反刍时吐草。以下是对该病症的诊治情况报告:
患牛的营养状况较差,体重约为六成膘,精神状态良好,体温、心跳和呼吸均正常。小便清澈,大便呈粒状,胃肠蠕动正常。经过咽喉和食道检查,未发现敏感反应或肿块,牛能正常饮水,咀嚼和吞咽功能正常。然而,口腔检查显示口色淡白,口涎滑利,舌苔白,舌质柔软,脉象细沉,耳鼻角根及四肢均感到冰冷。
根据先期的治疗情况和临床诊断分析,我们最终确诊该病为胃寒脾虚引起的翻胃吐草。
治疗过程中,进行了静脉注射,具体药物包括:葡萄糖盐水3000mL、5%氯化钙100mL、25%葡萄糖500mL和10%维生素C30mL。
同时,口服中药“补益暖胃汤”,配方为:党参、白术、茯苓各408克,干姜、半夏各50克,肉豆蔻、炙甘草各20克,灶心土(布包)250克,水煎后温服。
经过上述治疗2天后,该牛的健康状况基本恢复正常。
下一篇:牛布鲁菌病的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