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相关育肥牛李氏杆菌病的诊疗研究报告

养殖信息
2025-02-11 15:44:53
0

李氏杆菌病概述

李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散发性传染病。该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植物和水中,具有较强的环境抵抗力,能够在青贮料、干草及土壤中长期存活,甚至在粪便中可存活超过两年。

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

2004年4月21日,吉林省通化市某养牛户的10头育肥牛中有2头突然死亡。病牛表现出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呼吸困难等症状,最终导致高达80%的病死率。

病理学检查

尸体剖检

剖检发现病牛有败血症和脑膜炎的变化,肺部充血水肿,肝脏出现明显的坏死灶。

病理组织学检查

观察脑部病理组织切片,发现脑血管充血及单核细胞浸润现象。

微生物学检查

病料的采集

在尸体剖检时进行无菌操作,采集血液、脑脊髓液等病料进行培养。

染色镜检

经过革兰氏染色后,观察到G+短小杆菌的存在。

分离培养

在特定培养基中培养后,观察到典型的菌落特征。

生化试验

进行生化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多种糖类发酵产生酸。

动物接种试验

通过接种实验确认了病原特征。

饲料病原检查

现场观察发现牛饲料为氨化玉米秸,经过培养后发现与病原相同的菌落特征。

药敏试验

结果显示分离到的病原菌对磺胺嘧啶钠、庆大霉素敏感,但对青霉素和氨苄耐药。

防治方法

饲料更换

立即更换为洁净饲料。

药物治疗

对患病牛使用磺胺嘧啶钠和庆大霉素进行治疗。

小结与讨论

疫情控制

采取防治措施后,疫情迅速得到控制。

疫情确诊

根据临床症状和微生物检查,确诊为饲料引起的李氏杆菌病。

饲料相关育肥牛李氏杆菌病的诊疗研究报告

药物选择

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

预防措施

目前尚无有效疫苗,主要预防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避免饲料污染。

公共卫生原则

该病为人畜共患传染病,尸体处理时应遵循兽医公共卫生原则。

相关内容

热门排行

母猪常用维生素及其功效解析 提升母猪健康与繁殖性能的维生素补充在母猪饲养过程中,肢蹄病、少乳症、产弱死胎、乳房炎及子宫炎等问题频...
金针菇平畦栽培 金针菇种植的前景与效益金针菇:自然食品的新选择近年来,由于蔬菜的病害严重,农药使用量上升,消费者对食...
饲养母猪的六大关键要点 空怀期管理在母猪的空怀期,主要以青饲料为主,辅以精料。建议使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青绿多汁饲料,并将...
科学制定猪配合饲料的标准指南 有效喂养猪只的方法为了确保猪只营养全面,喂养饲料的多样化与合理性至关重要。在猪饲料中,青料、粗料和精...
黄瓜老叶不能一直留在植株上 黄瓜老化叶片的问题及应对策略黄瓜种植过程中,老化叶片的处理至关重要。老化叶片如果长时间留在植株上,会...
“四季绿”南瓜品种特性及栽培技... 南瓜品种特性南瓜作为一种受欢迎的蔬菜,具备多个明显的特性,让其在市场上独具优势。熟性早该品种在五叶期...
怀孕母猪是否可以接种疫苗? 怀孕母猪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在养殖过程中,许多养殖户会对怀孕母猪的疫苗接种产生疑问。根据相关研究和实践...
母猪产后食欲不振的原因与应对措... 母猪产后不食的现象母猪在产仔后一周内,可能会出现不食或少食、贪睡、饮水少等症状。尽管外观精神状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