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在产仔后一周内,可能会出现不食或少食、贪睡、饮水少等症状。尽管外观精神状态良好,活动正常,但哺乳次数减少,乳汁逐渐减少,导致仔猪因吮乳不足而出现拉白痢、红痢,最终消瘦死亡。母猪也会逐渐沉郁消瘦,病程可长达两个月,最短为10天。这种现象被称为母猪产后不食。经过五年的观察和临床用药诊断,笔者总结了母猪产后不食的原因及相应对策。
本地选留的良杂一代种母猪在经产三胎后,易患产后不食症。发病时间通常在产后8-15天,表现为初始少食,仔猪出现红、白痢和消瘦。地方品种的母猪则表现为不安、少食、饮水多,哺乳量少。
早配的初产母猪和老龄母猪常表现出间断性不食或少食,治疗后可能复发,甚至导致全窝仔猪死亡。
对20头患病母猪的分析显示,隐性发情可能是原因之一。用公猪诱情时,只有部分母猪表现出反应,病程为10-13天,多数可自愈。
乳房检查显示,患病母猪的乳汁在初期稍浓稠,乳量少,部分乳房较硬。治疗后,愈合率可达90%以上。
检查发现,约4%的母猪有微发炎,经过清洗后可恢复正常采食。
产后4天内喂液体饲料的母猪患病较少,而喂干料的母猪易在产后10-15天发病。
干燥清洁的栏舍、架木栏养的母猪患病较少,青粗料的摄入量也影响发病率。
母猪产仔时若有生人靠近,会加重其紧张状态,可能导致产后不食症。
母猪产后两三天内,仔猪注射营养针和免疫针可减少母猪产后不食的发生。
产后一周内应喂优质高蛋白液体饲料,避免高铜、锌类饲料,遵循少喂多餐的原则。
可使用通乳散等药物,尽量采用中草药类发奶药。
减少应激反应,避免陌生人干扰,改变仔猪的营养补充途径。
对病程超过20天的母猪可采用激素类药品进行催情,促进妊娠反应。
做好母猪产仔的接产工作,加强护理,确保母猪和仔猪的健康。
上一篇:仔猪保温的有效方法
下一篇:猪喘气病的气管注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