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猪布鲁氏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主要影响母猪和公猪。母猪感染后常出现流产、子宫炎、跛行和不孕等症状;公猪则可能发生睾丸炎和附睾炎。
猪布鲁氏菌属于布鲁氏菌科,有六个种类。这种细菌对环境的抵抗力与其他非芽孢细菌类似,可以通过巴氏灭菌法、升汞、来苏儿、福尔马林等多种方法杀灭。它们在干燥的土壤中能存活长达37天,在胎儿体内可存活6个月。
布鲁氏菌主要通过交配或消化道传播,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公猪精液中可能存在病原体,人工授精亦可造成传播。
母猪感染后流产的情况尤为严重,通常发生在怀孕的第2至第3个月。早期流产的胎儿和胎衣往往被母猪吃掉,难以察觉。同时,发病前母猪会出现食欲减退、精神状态差和体温升高等不明显症状。
流产的胎儿可表现出皮下和肌间的出血及浆液性浸润,孕母猪的子宫内也可能出现多个小结节。公猪则常见睾丸及附睾肿大,切开有小坏死灶。
该病的诊断通过流行病学资料、流产病例和胎儿、胎衣的病理损害进行,但最终确诊需要实验室支持。
妊娠母猪多无明显全身症状,而公猪则可能出现睾丸炎和附睾炎等问题。两性猪均可出现的关节炎和跛行现象也不容忽视。
针对猪布鲁氏菌病的防治,可通过抗生素和化学疗法。但需注意,抗生素在病的菌血症阶段效果最佳。虽然能抑制细菌在体内的繁殖,但并不能完全消除存活的病菌。可选用大剂量的四环素和链霉素进行治疗。
建议种猪场应严格实行自繁自养,防止外来种猪带病进入。同时,发现病猪应立即隔离并淘汰。对于健康猪可在接种前1至2个月进行免疫,使用猪布鲁氏菌2号弱毒冻干活疫苗进行预防。
加强产房、用具及周边环境的消毒,妥善处理流产胎儿、胎衣和阴道分泌物,确保病畜的肉按卫生标准处理,以防疾病传播。
上一篇:袋栽黑木耳烂棒原因和防治对策
下一篇:黑龙江用木材替代物养殖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