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牛倒地不起综合征是一种在泌乳母牛分娩前或分娩后发生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特征是牛无法自行站立。通常在分娩后72小时内,牛会出现卧地不能起立的情况。经过详细的临床检查,发现各器官并无特殊变化。即使在6至12小时内进行两次钙剂注射,牛仍无法站立。
该病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生产瘫痪的延误或不完全治愈、代谢性并发症、分娩时骨盆周围肌肉和神经的损伤、胎儿过大、粗暴的助产等。无论原因如何,若牛倒地不起超过4至6小时,可能会导致肌肉和神经的损伤,尤其是高产且体型较大的牛更为严重。
过度肥胖是该病的主要诱因。干乳期给予高能量饲料可能导致肝脏和肾脏的脂肪沉着,从而引发机能障碍。
该病的体温通常正常或稍高,头颈部无弯曲,瞳孔反射和意识正常。前肢正常,但后肢肌肉和腹肌严重无力,尤其在尝试站立时表现突出。钙剂治疗无效,且血液中的无机磷和肌肉中的钾含量显著降低。
诊断该病较为困难,需确定产后瘫痪与倒地不起的关系。应检验血清中的钙、磷、镁、钾,并对后肢的肌肉、骨骼和神经进行系统检查,最终通过药物治疗验证诊断。
对于出现倒地不起的病牛,应将其放置在铺有褥草的宽敞地方,定期翻身并进行按摩,以防褥疮和血液循环障碍。每日检查病牛能否自行站立,若有可能,可用吊带辅助,但不可强迫。对于7天以上无法起立的病牛,预后不良,应考虑淘汰处理。
预防该病的措施包括:每日让牛进行日光浴和适量运动,防止过肥,分娩前20天给予低钙饲料,分娩前2至8天注射维生素D3,避免粗暴助产,分娩后给予磷酸钙和丙二醇等。
在发病初期,若注射钙剂后仍无法起立,应立即进行静脉注射20%磷酸二氢钠,若怀疑低血钾症,则可使用氯化钾溶液与葡萄糖溶液联合静脉注射,效果良好。
上一篇:奶牛综合养殖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下一篇:肉用犊牛早期饲养需加强营养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