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产后风",中兽医称为"胎风",西兽医称为生产瘫痪或乳热症,是一种母牛在产后1至3天内发生的急性代谢疾病,主要特征为昏迷和瘫痪。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多种功能减弱,甚至死亡,对养牛业造成严重影响。通过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病牛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反刍停止、口色淡白、脉象迟缓、体温降低、反应迟钝、目光凝视、行动困难、肢体震颤、四肢发凉或浮肿、腰腿无力、起卧困难,严重时出现瞳孔散大、昏迷和四肢瘫痪。
根据中兽医理论,牛产后风的发生多因母牛在妊娠期间或分娩前后饲养不当、营养不全,导致脾胃虚弱、营血不足、精气亏耗及肝肾两虚。产后气血暴亏,百脉空虚,风寒湿乘虚而入,导致气血凝滞,最终引发筋骨萎软和腰腿疼痛。
西兽医认为,主要是由于甲状腺功能紊乱,导致血钙调节失常,骨钙动员缓慢,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最终引发低血钙症。血钙降低会导致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增加,出现搐搦症状,同时影响胰腺分泌和血糖浓度。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中兽医治疗牛产后风时,需关注肝、脾、肾三脏功能的恢复。治疗应以暖肾强骨、祛风止痛、扶脾生血、疏肝理气、活血消肿为主。常用的处方为麒麟竭散,具体药材包括血竭、胡芦巴、白术、当归等,具体用法为加水煎煮后灌服。
西兽医治疗主要通过提高血钙量和减少钙的流失来进行,常用20%至30%含4%硼酸的葡萄糖酸钙进行静脉注射,并结合肌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为有效预防牛产后风,分娩前应限制日粮中钙的含量,分娩后及时补钙。分娩前2至6天,肌注维生素D3效果良好。母牛发病后,应立即停止哺乳,保持牛舍温暖,并定期翻转畜体,进行按摩和对症治疗。
根据中兽医理论,牛产后风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密切相关。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机体内邪正斗争失衡,形成疾病的发生机制。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改善病情。
下一篇:奶牛综合养殖技术的创新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