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腐蹄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全年均可发生,但在盛夏季节尤为流行,尤其是在连雨天和湿度较大的环境中更为常见。该病主要影响蹄部和系凹部。
该病的初期症状包括患部轻微肿胀,皮肤颜色变白,伴随轻微跛行。经过一两天后,触摸患处时会发现表面脱落,露出鲜红色的组织,并伴有严重的恶臭味。此时,跛行症状会加重,可能形成渍疡,部分牛羊的蹄角质可能变形,甚至出现蹄甲脱落。病畜的体温会升高,精神状态变得沉郁,全身症状逐渐恶化。
治疗时,首先需要用清水将蹄部的泥砂清洗干净,然后用纱布擦干。接着,使用手术剪对病灶周围的腐败组织进行无害化处理。可以取80万或160万单位的青霉素粉,均匀撒在患部,确保每个部分都粘附青霉素粉,最后进行包扎。术后需保持干燥,每日进行1至2次的处理。特别是在病情初期,使用这种方法的药效更为明显。
在多发病季节(6至8月),应避免在泥泞、低洼和有水的地方放牧牛羊。同时,不要让牛羊长时间站立在潮湿的环境中,圈舍应保持清洁和干燥,并定期进行消毒,以帮助牛羊顺利渡过多发病季节。
上一篇:奶牛急性瘤胃酸中毒的治疗与管理
下一篇:牛口蹄疫免疫过敏反应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