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虱病是由牛毛虱和牛血虱两种虱寄生在牛体表而引起的一种皮肤病。这两种虱产出的虫卵粘附在牛毛上,经过5天到10天孵化,虱卵在2周内孵化成为若虫,若虫再经过二三周蜕皮,最终发育为成虫。虱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经历虫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成为永久性寄生虫。
湖南省冬春季节时间较长,阴雨天气较多,容易导致牛舍阴暗潮湿,加上阳光照射时间短,耕牛皮肤温度较低。冬季耕牛毛长,褥草(稻草)未及时更换,使牛皮肤表面温度低而潮湿,这些条件为虱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促进了虱的繁殖和传播。
牛毛虱以牛毛和皮为食,主要寄生在耕牛的背、前胸、肋腹部区域。而牛血虱主要以吸取血液为主,主要寄生在耕牛的头部、颈、肩峰、胸部、背部和牛尾根部周围。牛毛虱和牛血虱在吸取营养时,会导致耕牛烦躁不安,皮肤发痒,牛会在栏的四周摩擦发痒部位,同时用舌头舔自己发痒的地方,留下明显的舔痕。如果虱特别多,强烈的摩擦会引起脱毛、脱皮,导致皮肤发炎。由于虱的长时间骚扰,影响耕牛正常的采食和休息,导致耕牛疲乏、消瘦,严重感染时将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主要通过观察耕牛身体外部表现症状进行诊断。可以借助手电筒光源照射,剥离牛虱集中部位的被毛,如牛颈部、背部、腹部、尾根部的被毛,或观察牛经常摩擦的脱毛部位,看是否有大量虱及虱卵。如果耕牛毛较长,可以剪短毛再观察,以掌握虱的数量和特征,做出准确的诊断,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
选择在晴天,用200毫升茶油和50粒敌百虫,将敌百虫粉碎后加入茶油中混合,用毛刷擦拭牛虱出现的部位,只需30分钟即可将虱全部杀死落地。使用“药笔”进行全身涂擦,特别是在牛虱较多的部位可以适当多涂擦几次,治疗效果较好。在治疗的同时,对牛舍墙壁、地面及饲养用具也要用2%敌百虫溶液进行喷洒,以达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在冬天,要经常让耕牛进行阳光照射,定期刷洗牛体,勤换褥草,打扫牛舍并消毒,保持通风干燥清洁,形成不利于牛虱生存和繁殖的环境。
上一篇:高产奶牛酮病的预防与治疗策略
下一篇:茶叶在牛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