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气喘病,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或猪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和气喘,病理特征为融合性支气管炎。初、中期的病猪食欲通常不受影响,但生长速度减缓,整体生长率减少16%,饲料利用率降低22%。在规模化养猪场中,猪气喘病易导致继发感染,造成经济损失。
猪气喘病可影响所有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但小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尤其是怀孕母猪。症状消失后的病猪仍可携带病原体1-2年,并通过呼吸道传染给健康猪。这种疾病在通风不良和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爆发,特别在寒冷、多雨和气温骤变的天气情况下,疾病会加重,导致更高的死亡率。
该病几乎全年均可发生,但在寒冷季节,猪的抵抗力下降,引起严重的继发感染。病发率在较大的集约化猪场中达30%-94%,饲养管理因素与此密切相关,因此在冬春季节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与良好的空气质量。
猪气喘病按病程分为急性、慢性和隐性三种类型。
急性型通常在新疫区发生,表现为明显的呼吸困难,伴有张口喘气和精神沉郁。体温可能正常或有轻度升高,继发感染可能导致体温升高至40°C以上。病猪在发病初期通常食欲下降,并且可表现为窒息死亡。
慢性型病例表现为长期咳嗽和气喘,随着病程的进展,咳嗽可能加剧。患者的食欲逐渐减少,同时体型消瘦,病程多达数月,最终可能导致僵猪现象出现。
隐性型猪气喘病外表无明显症状,但肺部有炎症病灶,其诊断需通过剖检发现肺部病变和肿大的淋巴结。
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主要原因是集约化养殖的增多。
可采用土霉素及卡那霉素进行肌肉注射,或将药物拌入饲料中使用。对严重个案可注射酒石酸泰乐菌素。
使用含有曼陀罗等成分的中药方剂,通过分剂量饲喂以减轻症状,并达到一定的疗效。
对于没有感染气喘病的猪场,应严格遵循自繁自养原则,进行严格的检疫和血清检测,以确保引入的猪只健康。
在有气喘病的地区,病猪必须进行隔离治疗,并定期进行消毒,避免传染源的扩散。
应采取全进全出制,清圈后进行十天的消毒,以消除空气中的病原体。同时,对于易感猪只需定期进行监测与淘汰,以控制感染。
对产前的母猪进行合理的药物添加,以及建立无气喘病的种猪群,可显著降低发病率。
综上所述,猪气喘病是一种对养猪业影响巨大的呼吸系统疾病。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及时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控制病情,保障猪只的健康和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