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钠是一种重要的生化药物,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和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与核糖核酸联合使用时,可以增强对乙型肝炎的疗效。此外,肝素钠在化疗中也有助于防止癌细胞的转移,并且具有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目前,肝素钠的生产供不应求,国际市场存在巨大缺口。大约2000根猪小肠加工后的肠粘膜可以生产1公斤肝素钠,市场价值约为22000元。因此,利用猪小肠粘膜这一副产品来生产肝素钠,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还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前景广阔。
在猪肠衣刮下的粘膜中加入5%的氯化钠溶液,确保完全淹没粘膜。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9.0~9.5,浸泡约10小时。此步骤的关键是肠粘膜液必须新鲜,且含水量适中(总固体量为6%~7%)。
将上述溶液冷却至50℃,去除浮油和杂质。加入处理过的714树脂,树脂用量为粘膜的4%~6%。搅拌吸附8小时~10小时,随时校正pH值,保持在9.0~9.5之间。然后用70目~80目尼龙网袋过滤,滤出树脂,除去滤液。
将吸附了肝素钠的树脂用水漂洗至洗液澄清,滤干。然后将树脂放入桶中,加入1.4摩尔/升氯化钠溶液搅拌洗涤1小时,滤干。再用1.2摩尔/升氯化钠溶液洗涤两次并滤干,最后一次洗涤时最好使用精盐水。
将树脂用5摩尔/升氯化钠搅拌洗脱2小时,氯化钠的用量为树脂量的一半。过滤后收集滤液。树脂再用3摩尔/升氯化钠溶液洗涤两次,每次24小时,过滤并收集滤液。
合并三次滤液,调节pH值至7.2~7.4,加入95%乙醇溶液并搅拌均匀,静置沉淀。所用乙醇的量根据季节不同而异,沉淀时间在24小时以上,但不超过48小时。
用虹吸法去除浮于肝素钠沉淀上层的乙醇液。沉淀用95%的乙醇换洗数次,收集沉淀,真空抽滤,抽干后用丙酮反复脱水2次~3次,最后在60℃下烘干或真空干燥48小时以上,即可得到肝素钠粗品。
将粗品用2%氯化钠溶液溶解,配成10%左右的肝素钠溶液。调节pH值至8,加入高锰酸钾或30%的双氧水进行脱色处理,过滤后调节pH值至6.5,再用0.9倍95%乙醇沉淀肝素钠,最后进行真空干燥,得到肝素钠精品。
上一篇:健康仔猪选购的十个要点
下一篇:中西结合防治猪气喘病的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