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肺疫是一种对养殖业造成重大影响的传染病,特别是对刚断奶的子猪。本文将详细介绍猪肺疫的发病情况、剖检病变、诊断、类症鉴别以及综合防治和治疗措施,帮助养殖者有效应对这一疾病。
猪肺疫通常发生在刚断奶的子猪,平均体重约15千克。这些猪只在下产床后2天开始陆续发病,尽管使用磺胺类和青链霉素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到就诊时,已有一头猪只死亡,其余猪只则表现出呼吸困难、鼻流红色泡沫液体、精神萎顿等症状,皮肤也显得苍白,个别猪只耳朵颜色变深红,颈部出现水肿和淤血。
剖检时可见咽喉部结缔组织浸出胶性物和淡黄色液体,鼻腔和口腔均有淡红色泡沫液体流出。全身淋巴结肿胀并出血,肺间质水肿且表面覆盖一层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物,心包膜外侧出现胶冻样水肿。消化道黏膜也出现出血,胸腔和心包充满炎性渗出物。
通过取样肝、脾、肺等器官的病料,并进行镜检,可以发现大量两极着染的小杆菌。结合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查,最终可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
在诊断猪肺疫时,应与急性咽喉型炭疽、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气喘病相鉴别。
咽喉型炭疽主要影响颌下、咽后及颈前淋巴结,而肺部没有明显的发炎变化。猪肺疫则伴随咽喉部严重肿胀,肺部可见急性肺水肿。
此病主要局限于呼吸系统,其肺炎区呈一致的紫红色,而猪肺疫的肺炎区则常有红色与灰色肝变混合存在,且涂片染色可见不同病原体。
气喘病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和气喘,体温不高且全身症状较轻。其肺炎病变界限明显且对称,通常不会出现化脓或坏死。
对病猪应进行隔离饲养,死亡猪只需要深埋处理。养殖场内要定期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及时对病死猪及排泄物进行焚烧或深埋,以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同时,健康猪应紧急接种丹肺二联疫苗,并加强消毒和饲养管理。
治疗时可采取分时段的药物注射方式:上午注射头孢赛福和圆环瘟毒康,下午注射氟奇金方和无名高热康。此外,全群还可投药以提高抵抗力,持续7到10天。
猪肺疫的发生与环境应激紧密相关,特别是在子猪断奶、换料和转群时更易发病。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其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会大量繁殖,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养殖者应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以确保猪群的健康。通过适当的治疗和管理,通常在三天内可见效,经过一周后群体可恢复正常健康水平。
上一篇:多雨季节需警惕猪肺丝虫病
下一篇:特种野猪冬季管理的重点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