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肺丝虫病是一种由后圆线虫引起的寄生虫病,病原虫体呈白色丝状,体长介于1.2厘米至5.1厘米之间。这种寄生虫主要寄生于猪的支气管中,导致猪在呼吸系统出现各种问题。由于蚯蚓是该病的中间宿主,因此在有蚯蚓栖息的地方,肺丝虫病易于流行,特别是在炎热潮湿的夏季,以及土壤肥沃、卫生条件差的环境中更为常见。
该病主要影响仔猪和幼猪,病猪逐渐消瘦并出现贫血症状。典型表现包括阵咳、鼻流黏液和呼吸急促等,病情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肺丝虫并不直接排出体外,而是通过猪的咳嗽将虫卵排入消化道,再经粪便排出,虫卵被蚯蚓吞食后可发育为具感染能力的幼虫。一旦猪摄入这些幼虫,便会再次感染。
为及时发现感染,建议每年春秋两季对猪进行普查。由于轻度感染的临床症状不明显,需定期检查仔猪的粪便,以便及早驱虫。在检查中,若发现虫卵呈小椭圆形、浅灰色且外壳厚、粗糙,虫卵长度在40微米至54微米之间,需立即进行驱虫处理。
猪的散养模式会导致虫卵大范围传播,尤其是低湿的草地,容易被猪吞食蚯蚓而感染。因此,建议将散养改为圈养,以减少感染风险。
应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清除猪舍内的粪便,并将其进行高温堆积发酵处理,切断感染来源。
为有效预防猪肺丝虫病,可以使用硫化二苯胺,以每千克体重0.2至0.5克的剂量进行施用。将硫化二苯胺配制成5%的溶液,如果与0.1%的盐酸混合喂食,效果更佳。定期驱虫可以使用丙硫咪唑或驱虫净注射液,具体剂量依照体重进行调整。
鉴于肺丝虫病的严重性,兽医通常采用气管注射稀碘进行治疗。通过将碘和碘化钾融合于蒸馏水中,再通过气管注射,可以有效杀灭寄生虫。需注意的是,猪在注射时应保持仰卧姿势,确保药液能够有效到达主气管。
猪肺丝虫病是一种严重影响猪只健康的寄生虫病,预防和控制措施至关重要。通过定期检查、科学管理和适当的药物使用,可以有效降低猪只感染的风险,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哺乳仔猪腹泻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下一篇:猪肺疫的诊断技术与防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