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猪群腹泻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养殖者的重视。腹泻不仅影响猪场的生产效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居于呼吸性疾病之后。感染原因主要是病毒或细菌,尤其是猪传染性胃肠炎,其高发季节通常在冬春时节。本文将探讨腹泻的成因、表现及有效的防治措施。
猪群腹泻主要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引起,该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它会导致严重的腹泻、脱水等症状,尤其是对于10日龄以内的子猪来说,死亡率接近100%。成年猪的死亡率相对较低。该病通常在潜伏期12到24小时后爆发,随后快速传播,3到4天内达到高峰。
病猪可能表现出呕吐、严重腹泻和明显的脱水现象。哺乳子猪更易受到影响,且死亡率与其日龄密切相关。25日至30日龄的猪群相对较少发病,而成年猪在感染后通常不易出现明显症状。根据病情发展,猪群可能出现体温升高、精神委顿等症状,以及黄绿色或灰白色的水样腹泻。
为了防控腹泻病毒的传播,猪场应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首先,建议猪场坚持自繁自养,避免从疫区引入种猪。严格检疫和隔离观察是保障猪只健康的重要环节。同时,杜绝闲杂人员及车辆进入猪场,以降低外部感染风险。
可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包括传染性胃肠炎和轮状病毒的二联苗接种,建议母猪在分娩前的5周和2周时接种,以向子猪提供有效的被动免疫抗体。
实施“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从而减少猪群交叉感染的风险。确保分娩舍的温暖与干燥,及时为初生子猪提供充足的初乳。同时,可以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提高猪群抗病能力。
定期对猪舍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在更替猪群前,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和整洁。生长育成舍应每周至少进行两次消毒,以确保病毒无法存活。
出现腹泻的情况下,应及时进行治疗。可以采用电解质溶液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同时使用含有溶菌酶的环境调节剂来控制子猪的腹泻。当哺乳母猪出现食欲不振或无乳时,可以为子猪提供代乳品,并适时进行补液以减轻脱水现象。
虽然抗生素对腹泻病毒无效,但可以通过添加以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以防止继发感染,保障猪只的健康。
猪群腹泻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通过全面的管理、有效的疫苗接种及科学的治疗方案来防控。只有综合采取这些措施,才能保障猪群的健康,提升养殖效益。
上一篇:养瘦肉型的猪饲料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