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养猪过程中,许多养殖户在猪的催肥阶段会大量投喂豆饼或花生饼,认为这样可以加速猪的生长和增加肉质。然而,这种做法实则存在诸多误区。
催肥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让猪增加脂肪,而非单一的肌肉增长。因此,不需要过多喂食高蛋白饲料(如豆饼或花生饼)。大量的蛋白质饲料会使猪先消耗能量来脱去含氮部分,从而降低脂肪的合成效果。此外,这类饲料中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会使猪肉的脂肪变得软且发黄,最终影响肉质。
尽管生料喂养技术已经普及,但仍有许多散养户坚持使用熟料,甚至将全价饲料加热后喂养。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因为煮熟的饲料会损失几乎所有的维生素,同时蛋白质也会发生变化,影响猪只的消化和吸收。采用生食方式,不仅能降低能耗,还能缩短养殖周期。
一些养猪户采用稀汤饲喂法,水料比达到1:8至1:10,却不再单独供水。这种做法会造成猪体内水代谢的能量增加,增加肾脏负担,而且稀料会稀释消化液,不利于营养的吸收。为了提高猪的采食量,建议将料水比调整为1:1,并单独提供充足的饮水。
瘦肉型猪在生长过程中对蛋白质的需求极为重要,小猪应保证17%的蛋白质含量,中猪和大猪分别为15%和13%。一些养殖户为了追求生长速度,过量使用高蛋白饲料,导致消化不良并引发下痢。
猪粪的颜色和消化率有一定关系。正常情况下,猪每天会排粪3至4次,粪便光滑且适中,颜色受到饲料成分及微量元素影响。需注意的是,猪粪颜色较黑常常是因为饲料中铜的含量较高,而不是消化率的绝对指标。
浓缩饲料的主要成分包括豆粕、棉子粕等,一般豆粕会呈黄色。虽然有些人以饲料的颜色来判断其优劣,但实际上,饲料的营养成分合理性才是关键。无论是豆粕型还是杂粕型,只要适合猪的生长,就是好饲料。
饲料包装上都有推荐的配方,养殖户可以根据猪的营养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例如,在冬季可提高能量含量,增加玉米的比例,同时减少麸皮;而在夏季则应适量增加麸皮,降低玉米含量,以保持饲料的平衡和营养。
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方式,我们可以有效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为养殖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
上一篇:提升母猪群体生产效率的综合策略
下一篇:中国猪病流行特征及其主要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