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母猪的繁殖管理是提高产仔率和延长使用年限的重要环节,其中营养调节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将为您解析如何通过合理的营养策略来促进后备母猪的生长和繁殖。
对于后备初产母猪,从体重达到30千克开始,应确保每千克配合料含有消化能13MJ、粗蛋白质16%、赖氨酸0.8%、钙0.75%和磷0.65%。此阶段应允许自由采食,以促进快速生长。当母猪体重达到45千克时,可以适当将日粮中的钙和磷水平提高0.10%,以支持小猪骨骼和肢蹄的发育。此外,当小母猪达到150日龄时,其体重应控制在80千克左右,此时应限制其采食量在2.3-2.8千克之间。
后备母猪的初次配种时间应在8月龄和体重达到110千克时进行。而在第一次发情期时,不建议进行配种,因为此时卵巢的功能尚未成熟。为了促进母猪在配种前的发情表现,建议在配种前两周内将采食量增加40%-50%,达到每日3.8-4.0千克。此措施可有效增加排卵量,从而提高每窝的产仔数量。
配种完成后,应迅速将饲料供给量降至催情补饲前的水平,大约每日2.2千克,以促进受精卵的着床,减少胚胎死亡率,持续至怀孕第84天。在妊娠早期,每千克日粮的营养成分应为消化能12.10MJ、粗蛋白质13%以及赖氨酸0.60%、钙0.75%、磷0.65%。怀孕84天后,营养水平可以提升到每千克含消化能12.5-13.0MJ、粗蛋白质14%、赖氨酸0.75%、钙0.8%和磷0.65%。分娩前2-3天,应将日喂量减少至约1.8千克,以预防难产。
母猪产仔后的5-7天内,需要逐步增加饲喂量,原则是根据弱小母猪的需求进行供给。在泌乳期间,每头仔猪的日粮喂量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计算:第一种是以日喂1.5千克为基础,每哺育一头仔猪增加0.5千克;第二种是以日喂2千克为基础,每哺育一头仔猪增加0.4千克。经过计算,泌乳期的日喂量应达到6千克,最佳范围是6.5千克以上。如果采食量不足,可以考虑在饲料中添加2%-4%的油脂并提高蛋白质含量,以确保泌乳的充足。此阶段日粮应包含消化能13.0-13.8MJ、粗蛋白质14%-16%、赖氨酸0.70%-0.75%、钙0.84%和磷0.70%。
综上所述,合理的营养调控措施对于后备母猪的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通过科学的饲喂策略,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率与动物福利。
上一篇:猪场饲养管理技术实施指南
下一篇:小猪持续发烧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