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血清型的链球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上升,对猪的危害也愈加严重。仔猪和成年猪均有易感性,尤其是新生仔猪和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此外,中猪和母猪的发病率也显著增加。
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4天,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分为五个类型:
该型表现为突然倒地死亡或精神萎顿,体温可达41-42℃,呼吸急促,迅速死于败血症,且无明显病理变化。
常见精神沉郁,体温约41℃,食欲减退,伴有结膜潮红、流泪等症状,部分猪可能出现关节炎,最终死于心力衰竭,病程一般为2-4天。
该型病例所占比例较大,初生仔猪体温可高达42.5℃,表现出明显的神经症状,发病后数小时至2天内死亡。
由前两型转变而来,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严重时无法站立,病程为2-3周。
多见于颌下淋巴结,受害淋巴结肿胀、坚硬,可能影响采食和呼吸,最终可能导致流产与死胎。
应加强猪舍环境及用具的卫生消毒工作,提高猪群健康水平,增强抵抗力。新生仔猪在剪牙、断尾等过程中需注意消毒,以防感染。
对于败血型,建议使用大剂量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脑膜炎型的治疗包括小诺霉素和氯丙嗪等药物的使用。关节炎型应及时用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淋巴结脓肿型则需早期抗菌药物治疗,若脓肿成熟,需进行外科手术处理。
临床常见的为败血症和脑膜炎类共同表现症状,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