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病是一种传播迅速、体温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且治愈率低的疾病。
猪群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1℃―42℃,个别猪只发病后迅速传至大部分猪群,部分猪可能突然死亡。
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废绝,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明显。
部分猪流鼻涕、眼睑肿胀,出现眼结膜炎,便秘或下泻现象。
部分猪出现后躯无力和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
病猪多皮肤发红,耳部发绀,腹下和四肢末梢皮肤呈紫红色,部分皮肤出现铁锈色或出血点。
孕猪可能出现流产、死胎、弱仔和木乃伊现象。
高热病由病毒、细菌、霉菌、血原虫等引起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所致。
主要包括蓝耳、猪瘟、伪狂犬、圆环、流感和冠状病毒等。
包括猪胸膜炎放线菌、链球菌、猪副嗜血杆菌等。
血原虫、弓形体、附红细胞体等也可能导致高热病。
鉴于疾病复杂,建议逐步采用中草药剂防治疾病,并改善饲料质量。
加强饲养管理,控制舍内温湿度,做好卫生工作,减少猪群发病率。
进行疫苗免疫注射,控制主要疾病的传播。
加强后备猪群的防疫保健,防止病原大量繁殖。
控制霉菌毒素和寄生虫病,做好消毒工作。
定期服用中草药物进行预防保健。
发生高热病时,应迅速采取封锁和消毒措施,确诊病因后对症施药。
补充水分和营养是首要任务,使用口服补液盐和中草药进行治疗。
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避免盲目用药。
对无法治愈的病猪应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防止传播。
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治疗,可以有效控制高热病的发生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