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增生性肠炎(PPE)是一种由细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常见于6至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尽管感染猪群的死亡率较低,仅为1%至5%,但该病会导致饲料利用率下降17%至40%,严重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原菌存在于感染猪的粪便中,粪便带菌可长达10周。多种因素如饲养拥挤、气温骤变等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此外,其他动物如羊、家兔等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潜伏期为3至6周,最常见于断奶后6至20周龄的育肥猪。多数病例症状轻微,可能不出现腹泻,常见食欲不振和生长发育不良。重症病例可能出现持续性腹泻和死亡,妊娠母猪发病后多在6天内流产。
剖检病死猪可见小肠后部、结肠前部和盲肠的肠壁增厚,黏膜面呈现特征性分枝状皱壁。增生性出血性肠炎的不同点在于肠腔内混有大量血液和渗出物,结肠中可见带血液的黑色焦油状粪便。
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要点可作出初步诊断。组织学检查可见肠黏膜不成熟的细胞明显增生,PCR等技术可用于进一步诊断。应注意与密螺旋体病的区别。
抗生素对本病有一定效果。针对发病猪进行隔离治疗,交替使用恩诺沙星或其他抗生素。基础日粮中可添加泰妙菌素和阿莫西林等药物,饮水中添加口服补液盐以保持电解质平衡。经过药物治疗后,瘦弱、贫血的猪只可注射牲血素和复合维生素B以促进恢复。
通过综合防治措施,猪群疫情可迅速控制,未表现临床症状的猪不会出现症状,95%以上的患猪可康复。预防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和兽医卫生防疫工作,减少应激因素,提高猪体抵抗力。
下一篇:油青种翡翠好吗(油青翡翠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