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群高热病是一种影响养殖业的重要疾病,下面通过几个病例分析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其防治措施。
在2006年12月初,伊通县某养殖户饲养的200头育肥猪突然发病。猪只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与饮水量显著下降,部分猪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和流鼻涕等症状,最终导致高达50%的死亡率。
同月中旬,在梨树县一养殖户中,饲养的20头母猪中,10头妊娠母猪有一头流产,其他母猪表现出食欲减少、体温升高和精神状态不佳等临床症状。
猪群高热病对各个年龄段的猪均具致病性,尤其是中、大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尽管保育猪、小猪及母猪也可能感染,但相对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这种疾病通过空气传播、污染的运输工具、器具以及感染猪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传播。
高热病多发生在40至100千克的育肥猪中,病猪常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可升高至41.5℃、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病例可能出现腹式呼吸、流鼻涕和咳嗽等,部分猪只可见便秘或腹泻。病程稍长的猪会全身苍白且被毛粗乱,重症病例可导致全身抽搐直至死亡。
依据对多头病猪的剖检,病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肺肿大且有出血,肝脏肿大,脾脏出血,心内外膜及肾脏、膀胱等部位出血现象,淋巴结明显肿大,以及部分病例合并浆液性纤维素性胸膜炎或腹膜炎。
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剖检结果,可以判断该病由猪流感病毒、猪瘟病毒和蓝耳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
增强猪群的抗病能力是防治此病的关键,需确保饲料的营养全面,适合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群需求。
定期对场地和设备进行消毒,防止病毒传播。同时,需对外来运输工具及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卫生管理。
通过定期对猪只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隔离病猪,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综上所述,猪群高热病的防治需要综合运用多个手段,提高猪只的健康管理水平,从而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上一篇:营养配料助力养猪增效与收益提升
下一篇:喘气病种猪不适合用于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