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气喘病是猪呼吸道疾病中最常见且难以根治的一种,给全球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然消灭感染源是一个可行的措施,但实际操作却相当困难。因此,预防气喘病的发生和减少经济损失是养猪业的基本原则。本文将探讨猪气喘病的治疗方法以及规模化猪场的关键控制点。
猪气喘病由猪肺炎霉原体引起,这种细菌能够分泌丝状蛋白质,使其附着在气管纤毛上,导致呼吸道损伤。患病猪表现为呼吸困难,常见腹式呼吸和明显的喘息症状。传统兽医常用卡那霉素与地塞米松进行肌肉注射,但因长期使用效果不佳,需探索中西结合的新疗法。
在气喘病的治疗中,除了基础临床治疗,还需结合中医理论进行全面观察。气喘病的诱因有风寒和暑热两种。风寒可由潮湿、阴冷气候引起,表现为畏寒、气喘、咳嗽等症状。针对风寒、湿气的猪,可以使用杏仁、麻黄、桂枝和甘草等中药。湿热诱发表现为发热、鼻镜干燥等症状,此时应使用百部、百合、麦冬等药物。对于因高温引起的气喘,采用贝母、黄连等药物具有清肺解热的作用。
对于病程较长且难以治愈的猪,可尝试以下特殊疗法:
蟾酥是常用的中药,具有良好的消炎和强心作用。具体操作是在猪耳部消毒后,切开小口并涂抹蟾酥,重症可于一周后重复治疗。
将药物注入猪的胸腔中,通过直接作用于肺部来增强疗效。注射时需确保无血回流,并保持严格的消毒措施。
该疗法在兽医中应用较广,通常用于治疗猪气喘病及其他混合感染。通过抽取病猪静脉血,结合其他药物进行肌肉注射,以提高免疫反应。
为了有效预防猪气喘病,需建立适合的猪舍环境,保持合理的温湿度,并实施全进全出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同时,合理控制猪群数量,实行分群管理,定期消毒和投药预防。此外,养猪场兽医需坚持每天观察猪群,及时发现病猪并快速处理,特别是对有传染性的病例应予以隔离,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