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脑心肌炎,又称猪病毒性脑心肌炎,是一种由脑心肌炎病毒引起的、对仔猪致死率极高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脑炎、心肌炎和心肌周围炎。该病毒的宿主范围广泛,存在于许多啮齿动物、野生动物和灵长类动物中。尽管人类也可能感染此病毒,但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对于猪而言,特别是仔猪,感染的风险最大,20日龄内的仔猪可能发生致死性感染,而成年猪通常表现为隐性感染。近年来研究发现,该病毒也可能导致母猪繁殖障碍。
猪脑心肌炎的临床表现主要集中在感染仔猪,大多分为两种症状类型:最急性型和急性型。
该类型的仔猪常在几乎没有前期症状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死亡现象,或在短暂兴奋后迅速虚脱死亡。
急性型的猪表现出短暂发热(41-42℃)、精神沉郁、减食或停食,部分猪可能出现震颤、步态不稳、呕吐、呼吸困难,甚至进行性麻痹。常见于进食或兴奋时突然倒地。1-2月龄的仔猪病死率极高,可能达到80-100%。母猪在妊娠后期常见流产、死产、产下弱仔和木乃伊胎的情况。
剖检时可发现胸、腹部皮肤发绀,胸腔、腹腔及心包内积液,并且伴有少量纤维蛋白。心脏通常呈现软而苍白状态,心肌炎和心肌变性症状显著。心肌中可能出现不连续的白色或灰黄白色区域,并在局部病变上可以见到白垩中心。其他器官如肝脏充血、轻度肿胀,脾脏褪色,肺部充血及水肿的现象亦较常见。
通过临床表现和病理学观察,可以进行初步诊断。另外,实验室中可通过对病死猪的心脏、脑及脾等组织进行检测,进一步确认病毒存在。
在临床上,猪脑心肌炎应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通常发生在2周龄以下,表现为厌食、昏睡等神经症状。剖检显示可见脑脊髓炎症状。
表现出脑炎和母猪的繁殖障碍,组织学变化主要集中于脑与脊髓。
多发于仔猪,血浆和肝脏维生素A含量明显降低,注射维生素A治疗有效。
表现为突然发病,部分症状与猪脑心肌炎相似,但多见于断奶期间。
心肌呈现灰白色,并伴有血红蛋白尿。
目前国内尚未研发出有效的治疗药物和疫苗,预防措施成为关键。应当防止野生动物特别是啮齿动物接触饲料和水源。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应立即隔离和消毒,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母猪免疫措施也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美国已推出新型灭活疫苗,并取得良好效果,接种后的猪可获得较高水平的免疫保护。
上一篇:仔猪黄白痢病的综合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