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在出生时具有生长发育快、消化器官不完善、体温调节机能欠缺等特点,因此,仔猪对环境要求较高,容易生病。为了确保仔猪的健康成长,提高成活率,养殖者需要实施多种措施。以下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实用技巧。
仔猪出生后,需立即进行人工扶助,确保其在2小时内吃到充足的初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能够增强仔猪的免疫力,促进其体力的提升和健康成长。
刚出生的仔猪对温度十分敏感,养殖者应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
1-3天:30-32℃;4-7天:28-30℃;15-30天:22-25℃;30天后:20℃。此外,还要做好防压措施,如使用仔栏架,以避免母猪压死仔猪。
在仔猪出生后2-3天内补铁至关重要,防止因缺铁导致的生长问题。补铁的方法包括铁铜合剂补饲法和矿物质舔剂法。
硒的补给能够预防仔猪腹泻和其他疾病。通常在出生后3天内进行肌肉注射或通过饲料补充。
仔猪需要大量的饮水以支持其快速的生长和新陈代谢。出生后3-5天就应设置饮水槽,定期提供清洁的饮水。
仔猪在5-7日龄时应开始补饲,可以提供炒熟的谷粒和稠粥状的食物。这有利于仔猪断奶时胃容量的扩大,促进其后续的生长。
在30日龄后,仔猪的采食量会大幅增加,需提供多样化、营养丰富的饲料。包括一定比例的鱼粉、肉骨粉等动物性蛋白,以满足其成长需求。
为保障仔猪的健康,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是必要的。主要疫苗接种时间包括:猪瘟在20-30日龄和60日龄时;猪丹毒在40日龄和60日龄时;副伤寒在20-30日龄和60-70日龄时;猪肺疫在60-70日龄时免疫。
通过以上措施,养殖者可以显著提高仔猪的成活率,让仔猪健康成长。遵循科学喂养与管理方法,才能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茄秧割茬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蔬菜施菌肥为什么能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