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蛔虫病是一种由猪蛔虫寄生在猪的小肠中引起的常见寄生虫病,它主要影响3至6个月龄的猪只。此病不仅导致生长发育不良,还可能引发死亡。因此,在养猪过程中,对猪蛔虫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猪蛔虫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每条蛔虫在一昼夜内可排出11万至28万个虫卵。这些虫卵严重污染环境,并且能够在土壤中生存几个月甚至几年。猪蛔虫病在四季均可发生,特别是在卫生条件差、猪只拥挤以及饲料不足的情况下,感染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猪蛔虫主要通过口腔感染进入猪只体内。成年猪的抵抗力较强,通常并无明显症状,但对于2至8月龄的小猪来说,危害则十分严重。为了有效控制该病,在养殖过程中应该定期驱虫。
对于2至8月龄的小猪,建议每隔两个月进行一次驱虫。特别是对于受到污染的猪粪,可以通过堆积发酵或沼气发酵处理后再进行农用,这样能够有效地阻止蛔虫卵的扩散。此外,圈舍环境的卫生也非常重要,圈面、墙壁和用具需用50至75℃的热水冲洗,对污染严重的地面可使用生石灰、2%至5%热碱水(60℃以上)或5%至10%石炭酸进行喷洒处理。
常用的驱虫药物包括敌百虫、左咪唑、驱蛔灵和丙硫苯咪唑等。敌百虫的使用量为每公斤体重0.1克,配成水溶液拌料一次喂服;左咪唑为每公斤体重10毫克;驱蛔灵则为每公斤体重0.1克,混入饲料给予。此外,丙硫苯咪唑也可以通过混入饲料或配置悬液的方式进行给药,通常为每公斤体重5毫克。
猪蛔虫病是一种严重影响猪只健康的寄生虫病。因此,养殖者应定期对猪只进行驱虫,并注意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以降低猪蛔虫病的发生率,确保猪只的健康与生长发育。
上一篇:大北农兽药如何有效防控猪口蹄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