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化学消毒剂时,有多个因素需要考虑,包括其对病原体的消毒力、对人和畜的毒性、对被消毒物体的损害程度、溶解性、环境稳定性及其成本和使用方便性。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消毒药物及其应用。
常见的碱类消毒剂包括火碱、生石灰和草木灰。其中,火碱不宜用于猪体消毒,而3%~5%的溶液在作用30分钟以上可以杀灭多种病原体。此外,10%~20%的石灰水可以用于消毒床面、围栏和墙壁,虽然对细菌和病毒有效,但对芽孢无效。
双季铵盐和双季铵盐络合碘是安全性较高的消毒剂,具有无色、无味和无毒的特点。这类消毒剂适用范围广,能够有效杀灭多种病原体。
醛类消毒剂中,甲醛溶液(福尔马林)主要用于空舍消毒,禁止在有动物的情况下使用。其使用方法是将一定量的甲醛和高锰酸钾混合后密闭熏蒸2~4小时,再开窗通风待用。
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可用于消毒携带猪只的工具、猪体等。做成0.2%~0.4%的水溶液后进行喷雾消毒。
卤素类消毒剂包括漂白粉、碘伏和百毒杀等,广泛应用于各种消毒场合。
彻底清理环境是消毒的第一步,包括对车辆和道路的消毒。可使用3%~5%的来苏儿液或0.3%~0.5%的过氧乙酸溶液进行消毒。场地消毒需要及时清除猪粪和杂草,并用0.5%的过氧乙酸溶液消毒堆放过的区域。
工作人员往往是病原体的传播者,在猪场各个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是非常必要的。消毒池内应准备好3%~5%的来苏儿液或10%~20%的漂白粉溶液。
猪舍消毒要经过清理、冲洗,待干燥后,使用0.5%的过氧乙酸溶液喷洒,再进行熏蒸或火焰消毒。
建议定期对带猪进行消毒,可以选择过氧乙酸、次氯酸钠或百毒杀,每周进行一次。
为了确保饮水的安全,可用漂白粉或0.025%的百毒杀溶液进行消毒,每周进行一次。
死于传染病的猪应深埋或焚烧处理,而非传染病的猪则需进行高温处理,猪粪应进行堆积发酵或送入化粪池处理。
根据消毒对象合理选择消毒方法,将极大提高消毒效率。
针对不同类型的疫病,确定消毒的重点区域,以强化环境卫生和物资的消毒。
不同的疫病流行情况应适当增加消毒频率,确保消毒工作能够按照计划进行。
消毒效果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情况下更佳,建议在每天特定的时段进行消毒,以获得最佳效果。
适当控制pH值在6~8之间,有助于提高消毒剂的杀菌效能。
使用适当浓度的消毒剂能够确保其杀菌效果,尤其是酒精的浓度建议为70%。
不同消毒药品混合使用可能会降低消毒效果,因此在消毒时应保持药品的单一使用。
上一篇:米糠养猪技巧解析
下一篇:仔猪舌乳头增生性炎症的治疗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