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冬春季节,许多菜农常常选择在中午时分喷洒农药,以防治病虫害。农户普遍认为,这一时期棚内的温度较低、湿度较高,喷药后药效不易充分发挥,因此选择在阳光照射下喷药可以使药液更快干燥,从而更好地渗透到叶片内,提升用药效果。然而,这种想法实际上是错误的。
无论是冬春季节还是夏秋季节,都应避免在晴天中午进行喷药。这是因为中午时分的高温会加速药剂分解,同时也会导致药液中的水分迅速挥发。在高温的环境下,药剂的化学活性会显著增强,毒性也相应增加。尤其是使用乳油和各种除草剂时,更容易造成药害事故以及施药人员的中毒风险。
因此,在进行喷药时,一定要避开中午的高温时段。在冬春低温季节,最佳的施药时间是在下午2:30至3:30之间,上午则不适宜用药。因为在冬春季节,早晨叶片上的露水逐渐蒸发后,光合作用会进入高峰期,此时喷药会影响温度的提升,降低光合效率。因此,为了病害和虫害的有效防治,下午施药是更为理想的选择。
如果遇到连续的晴朗天气,棚内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在下午4点以后进行喷药。这种时段喷药同样能够取得很好的杀菌灭虫效果,同时不会对整体温度产生明显影响,有利于作物健康生长。通过合理选择施药时机,可以有效提升农药的使用效果,同时保障菜农的安全。
上一篇:新生仔猪保温措施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