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猪管理技巧与实践

养殖信息
2025-02-06 10:31:34
0

合理分群生长肥育猪的方法

生长肥育猪的饲养一般采用群饲方式。为了避免猪只合群时发生争斗,最佳选择是将同窝的猪作为一个群体。如果需要混合不同的猪群,应根据来源、体重、体质、性情及进食速度等因素,将相似类型的猪进行分群。为减少争斗,可以采用“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的方法。在分群之后,应维持猪群的相对稳定,尽量避免随意变动。然而,如果发现某些猪只因疾病或体重差异过大等原因不再适合继续留在当前群体中,应及时进行调整。

猪群大小与圈养密度的影响

在分群时,应注意猪群的大小和圈养密度。猪群的大小指的是每个圈或栏中所养的猪只数量,而圈养密度则是每头猪所占的空间,这两者将直接影响猪舍内部的温度、湿度以及有害气体的含量,同时也会影响到猪的饮食、排便及活动等日常行为。过大的猪群会增加争斗次数,并缩短休息时间,从而降低猪只的生产性能。因此,建议一个猪群的规模控制在10-20头之间。

圈养密度方面,如果密度过大,猪的散热能力会减弱,尤其在夏季不利于降温。在冬季可以适当增加圈养密度,提升圈舍温度。但在春秋季节,若密度过大,容易导致环境湿度加大,促进有害微生物的繁殖,进而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通常建议在20-50千克阶段,每头猪的养殖空间为0.6-1平方米,而在50-100千克阶段为0.8-1.2平方米。

定期调教与圈舍卫生管理

圈舍卫生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猪只的健康与增重。除了日常的清扫和定期消毒,饲养员还应及时进行猪的调教工作,帮助猪培养吃食、睡觉与排便的三角定位习惯,以减轻饲养员的劳动强度,保持圈舍的清洁和干燥。

掌握猪的生活习性进行调教

猪有其特定的生活习性,通常喜欢在高处、平坦区域或者黑暗的圈角休息。在冬天,它们偏爱温暖的环境,而夏天则更倾向于凉爽的地方。了解这些习性有助于进行有效的调教。此外,猪排便也存在规律,通常在低洼、潮湿或脏的地方进行。因此,需在入圈初期就加强调教,通常在加入新圈后3天左右猪只就能初步适应新的排便模式。

去势与驱虫的重要性

猪只的性别及去势与否对其生产性能和肉质品质有显著影响。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对于早熟的地方品种或带有地方种血统的杂交猪,实施去势能促进増重和饲料转化率的提高。同时,定期驱虫也是确保猪只健康的重要措施,建议在整个肥育期内进行至少两次驱虫,以确保猪的增重和饲料报酬。

肉猪管理技巧与实践

科学驱虫的实施

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患寄生虫病的猪增重通常比健康猪低30%。因此,要定期进行驱虫,通常在开始肥育前进行第一次驱虫,体重达到50千克左右时再进行一次。可以选择左旋咪唑或伊维菌素等药物来进行驱虫,确保猪的健康和生长。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保证猪只健康成长的关键。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定期喂养、供水和清扫圈舍,并及时观察猪只的精神状态、食欲和排便情况,以便发现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同时,建立一套记录制度,包括周转、出售、称重、饲料消耗及治疗等信息,有助于提高饲养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相关内容

热门排行

“四季绿”南瓜品种特性及栽培技... 南瓜品种特性南瓜作为一种受欢迎的蔬菜,具备多个明显的特性,让其在市场上独具优势。熟性早该品种在五叶期...
仔猪梭菌性肠炎的诊断与治疗探讨 仔猪梭菌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仔猪梭菌性肠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防治措施能大大降低发...
猪脑膜炎型链球菌病 链球菌病是对猪场造成重大威胁的疾病,尤其是猪脑膜炎型链球菌病。根据链球菌特异多糖抗原的性质,猪脑膜炎...
高山无公害茄子的栽培技术 高山茄子的种植技巧与管理茄子是一种喜温的蔬菜,耐寒能力较弱。高山地区的无公害茄子通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六种方法提高母猪沁乳量 提升母猪产后营养的关键要素为确保母猪在产后能够顺利哺乳,必须注意其能量和蛋白水平的适宜性。尤其要重视...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理变化 呼吸道病变的特征猪的呼吸系统在病变过程中受到了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双侧性肺炎。这种肺炎常发生在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