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吻棘头虫是一种寄生于猪小肠的病原体,主要影响6个月以上的猪。相比于舍饲猪,放牧猪的感染率更高。该病不仅对猪的肥育产生不利影响,还可能导致肉产量下降,严重时甚至引发死亡。此外,人和狗也有可能受到感染。
巨吻棘头虫的虫体呈灰白色,前端稍粗大,后端较细,表面有明显的环状皱纹。在虫体的头端,有向后弯曲的钩状结构。雄虫的体长在7到15厘米之间,而雌虫的体长则在30到68厘米之间。虫卵通过猪的粪便排出体外,若被甲虫类(例如金龟子)的幼虫吞食后,这些虫卵将会在甲虫体内发育成具侵袭性的幼虫。当猪在掘土或者掘粪时,不慎吞食了这些甲虫及其幼虫和蛹,就会被感染。幼虫在猪体内的发育周期大约需要70至110天,而成虫在猪体内的寄生时间通常为10至23个月。
巨吻棘头虫的临床症状各异,主要取决于感染的强度。若感染较为严重,猪在第3天便会出现食欲减退、粪便带血、腹泻及腹痛等症状。通常情况下,被感染的猪会表现出明显的消瘦,并且生长发育延缓。如果由于肠道穿孔而引发腹膜炎,体温可能会升高至41℃以上,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剖检时发现,成虫的吻突钩深入小肠黏膜,会导致创伤及炎症。在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溃疡、穿孔,甚至引起腹膜炎等并发症。
虽然临床症状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但确诊则需在猪的粪便中找到虫卵。通过针对粪便的检测,能够进一步确认感染的存在,从而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
针对巨吻棘头虫的感染,养猪者需提高警惕,采取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以降低感染的风险,保护猪只健康和养殖产量。
上一篇:丝瓜蘸花要改变
下一篇:猪常见皮肤病的综合防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