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有效防治灰飞虱,农业管理与化学防治结合是关键。以下是具体的防治方法:
在早稻收割前,务必清除田边和沟边的杂草。收割时,稻草应随打随挑,及时晾晒,避免堆放于田边,以防杂草及稻草上的虫子跳入晚稻田。在收割后,快速进行翻耕灌水,并尽早插种晚稻。同时,应在田边喷洒保护药物,及时拔除稗草以消灭灰飞虱卵。此外,注意保护天敌,减少施药次数,尽量选择低毒农药以遵循生态平衡原则。
如果早稻秧田每平方尺有成虫2只以上,晚稻秧田有成虫5只以上时,需立即进行防治。防治的最佳时机是成虫迁入期和卵盛孵的高峰期。常用的药剂包括50%二嗪磷乳油和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
褐飞虱的防治同样需要综合治理,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不可忽视。
选择抗(耐)虫水稻品种,并进行科学的肥水管理,可以有效减少褐飞虱的孳生。适时烤田,避免过量施用氮肥,以防水稻后期贪青,从而创造不利于褐飞虱繁殖的生态条件。
褐飞虱的各虫期同时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种类繁多,诸如寄生蜂、黑肩绿盲蝽和瓢虫等,对褐飞虱的发生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还有蜘蛛、线虫、菌类等生物维持天敌生态系统,应当加以保护和利用,以提升自然控制能力。
根据水稻的品种类型和褐飞虱的发生情况,应采用压前控后或加强对主要危害种类的防治策略。选择高效、低毒、残效期长的农药时,要兼顾保护天敌。通常在若虫2(3龄盛期)施药。推荐的常用药剂同样包括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和50%二嗪磷乳油。
通过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显著降低灰飞虱和褐飞虱对水稻的危害,保护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下一篇:如何防治油菜白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