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防治对象的重要性在田间防治病虫害时,明确防治对象至关重要。不同类型的病虫害需要采用相应的农药进行施治。当进行农药混配时,务必要了解每种农药的含量,特别是在防治穗颈瘟时,需注意三环唑的两种剂型,避免混淆。 合理使用农药,避免过量不要盲目增加农药用量。过量施药不仅会导致病虫防治成本的增加,还可能导致作物发生药害。因此,建议在使用农药时,遵循现配现用的原则,以防止农药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而降低药效。尤其在夏秋雷雨天,适当添加助剂可以提升药液效果,并延缓雨水冲刷,有助于提高防治效果。 均匀喷药,确保施治效果使用扑浇泵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应根据田间的长度分段配药,确保喷药均匀。配药容器内需标明喷药的刻度,同时要保持喷头畅通,避免杂物堵塞。在使用1.6匹弥雾机时,建议进行人力配备,通常采用6至7的南北向喷药,每桶水可覆盖1至1.3亩的田地。喷药前,可以先将沉淀的药液喷向空中,以确保药液的均匀性。 选择适当的施药时间施药的时机选择也非常重要。尽量避免在水稻扬花期的上午9时前和下午3时后施药,以免影响花粉的受粉。此外,早晨露水较重时也不建议施药,这样会稀释药液。对于那些对光敏感的农药,建议在阴天或下午施用。而在水稻生育后期,防治稻飞虱时应选择在晴好的中午施药,以提升防治效果。 明确喷药部位喷药时要根据不同病虫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喷头方向。防治穗颈瘟时,应将喷头向上喷雾,使药液均匀覆盖在植株上。对于稻飞虱或水稻纹枯病,喷头应朝向植株的中下部,确保药液集中喷向基部,提高防治效果。 田间水层管理在防治稻飞虱和2龄以上稻纵卷叶螟幼虫时,应在田间维持3至5天的水层,以确保药液能够充分覆盖植株表面,增加防治效果。而在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等病害时,则对水层要求不高。在进行田间薰蒸防治稻飞虱时,需要保持田间干燥,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正确选择药剂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如甲胺磷和菊酯类农药。在大米质量追溯严格的田块上,必须按指定配方施药,避免使用长残留药剂,并在收获前一个月停止施药。 重视防治效果的检查农田管理人员需加强对病虫防治后的药效观察,及时处理防效不佳的区域,确保能有效遏制病虫发生。 保持田间环境卫生施药之后,及时清理田间的污染物,保持环境整洁,特别是使用对水生生物敏感的农药时,需做好防护措施。 加强劳动保护措施施药时应选择早晚温度适宜的时段,确保用药人员穿戴适当的防护服以及雨具。用药期间应避免饮酒, 并遵循安全用药的相关规定,确保人身安全。 |
上一篇:母猪高产及壮仔综合管理技术探讨
下一篇:发酵床养猪法的优势全面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