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冬小麦腥黑穗病 

养殖信息
2025-02-04 13:00:45
0

小麦腥黑穗病概述

小麦腥黑穗病是一种影响全球小麦生产的严重病害,对小麦的产量产生显著负面影响。该病引发的减产范围通常在20%到30%之间,严重时可达50%以上,甚至可能导致绝收。历史上,上世纪60至70年代,此病在南部山区的冬小麦上曾造成大规模的损害。通过药剂拌种处理,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

小麦腥黑穗病的特征

小麦腥黑穗病又被称为腥乌麦或黑麦,其主要症状集中在穗部。病株往往较矮且分蘖增多,病穗较健康穗短小,颖片张开时可见灰黑色或灰白色病粒,周围包裹着一层灰色薄膜。在收割过程中,这些病粒易破裂,散发出鱼腥味。

如何防治冬小麦腥黑穗病 

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

小麦腥黑穗病是一种系统性侵染病害,主要的传播源包括种子、粪肥和土壤,跨区域作业的收割机也是传播的风险之一。因此,在发病区域,严禁留种和播种带病种子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实施有效的轮作和种子处理也是必须的。

有效的防治技术措施

1. 加强栽培管理

适期播种可促进幼苗早出土,减少病菌的侵染机会,从而降低发病率。

2. 合理轮作

对于已发病的田块,建议进行2到3年的轮作,并施用腐熟的农家肥,以改善土壤质量。

3. 药剂拌种

冬小麦种子必须经过药剂拌种或包衣后再进行播种。常用的拌种药剂包括2%戊唑醇干拌剂、3%苯醚甲环唑种衣剂和2.5%咯菌腈悬浮剂等。具体拌种方法如下:

  1. 准备量杯、洒壶、拌种药剂和铁锨等工具。
  2. 将麦种倒在干净的地面上。
  3. 量好药剂,加入洒壶中,加水调配成药液。
  4. 用洒壶喷洒药液,并用铁锨快速搅拌种子,使药液均匀混合。
  5. 摊开晾干已包裹药液的种子。
  6. 种子可直接播种或装袋待播。

4. 病田土壤处理

对于连作的小麦田,应进行土壤处理。可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为1到1.5千克,配以细土45到50千克,均匀撒在地表后翻耕入土,以有效控制土壤中的病菌。

相关内容

热门排行

“四季绿”南瓜品种特性及栽培技... 南瓜品种特性南瓜作为一种受欢迎的蔬菜,具备多个明显的特性,让其在市场上独具优势。熟性早该品种在五叶期...
仔猪梭菌性肠炎的诊断与治疗探讨 仔猪梭菌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仔猪梭菌性肠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防治措施能大大降低发...
猪脑膜炎型链球菌病 链球菌病是对猪场造成重大威胁的疾病,尤其是猪脑膜炎型链球菌病。根据链球菌特异多糖抗原的性质,猪脑膜炎...
高山无公害茄子的栽培技术 高山茄子的种植技巧与管理茄子是一种喜温的蔬菜,耐寒能力较弱。高山地区的无公害茄子通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理变化 呼吸道病变的特征猪的呼吸系统在病变过程中受到了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双侧性肺炎。这种肺炎常发生在肺的...
母猪生长环境的影响分析 猪舍设计对于提高母猪的饲养管理和生产力至关重要。合理的规划不仅能影响母猪的繁殖力、行为和生理状况,还...
出生七天仔猪护理的六种关键方法 仔猪出生后一周护理的重要性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仔猪在出生后的头30天内,其损失和死亡率较高,尤其是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