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种植后的雨后管理要点棉农朋友们在雨后需要特别关注棉田的管理,防止早衰、烂铃和病虫害,确保棉花的正常吐絮与生长。以下是一些关键措施: 及早排涝防倒伏在八九月份棉花吐絮期,如果遇到雨水较多的情况,必须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以免涝害导致植株出现黄叶和烂根的现象。对于土质较重、排水不良的棉田,可以在棉花行间挖沟渗水,以降低土壤表层湿度,改善生长环境。在大雨过后进行培土也能有效防止棉花倒伏。 积极整枝防烂铃雨后环境湿度较大,容易造成棉花中下层铃果发黑腐烂。因此,应在“立秋”后及时去除蕾、花、赘芽、空枝以及黄老叶,以提升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从而减少烂铃现象。对于铃期超过40天的铃果,若发现铃壳褪色或出现黑斑,应及时摘除,并用1%乙烯利溶液处理,干燥后能够促进良好的吐絮效果。 根外追肥防早衰随着棉花生长后期,根系活力会减弱,导致吸肥能力降低,从而容易早衰。进行根外追肥可以提高肥料吸收效率。可以叶面喷施含0.2%磷酸二氢钾或2%氯化钾和2%过磷酸钙浸出液,加1%尿素的混合液,每亩喷雾50-60公斤,并保持每隔7天喷一次,建议持续喷洒3次。这种措施对于缺肥的棉田尤为重要,喷洒时间宜选择在下午4点后或阴天进行。 及时防治病虫害连续阴雨和低温条件下,容易引发棉花上的多种病虫害,包括红叶茎枯病和烂铃等。对于防治红叶茎枯病,可以喷施磷酸二氢钾的水溶液;而对棉花枯黄萎病和烂铃病,可采用多种药剂进行复配喷雾。此外,棉铃虫、红铃虫等害虫也需适时喷药防治,建议使用灭多威和功夫菊酯等药剂。烟粉虱可通过黄板诱杀或喷施吡虫啉和阿维菌素进行管理。 喷施乙烯利促进吐絮对于晚熟或秋桃比例较高的棉田,霜前可能无法顺利吐絮。此时适时喷施乙烯利可促进棉铃尽早吐絮,从而提升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一般在10月上旬选择气温在20℃以上的晴天,每亩喷施40%乙烯利水剂150-200毫升,与50公斤水混合后,对棉株全株进行喷洒,特别要集中喷于上部的晚秋桃上,确保药效时随配随用,避免与碱性农药混合使用。 |
下一篇:冬季猪瘟防控指南